下载此文档

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
低碳的概念
碳: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排放到大气中温室气体所含的
碳,其排放直接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涉及人类的长
远利益。
低碳发展: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寻求全球水平、长时间尺度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低碳经济实质: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低碳经济核心: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城市”提出的大背景
2007年全球城市人口首次超越总人口的50%,标志着人类社会真正进入到了"城市的时代"。城市建设是人类耗费自然资源最多的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城市发展方式的不合理、消耗的增长、消费主义的蔓延,也使得我们进入了一个全球性"生态透支"的时代。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人类发展的大问题。
3年前,联合国宣布人类正式进入城市化进程。而我国以全球7%的耕地、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和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行全球21%的人口城市化。如果遵循美国的发展模式,人类的城市化需要3个地球的资源才能办到。
“低碳城市”提出中国背景
改革开放30年来,,。2007年,中国有城市655座,19246个小城镇,% 。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经济的快速增长也导致CO2排放量的快速增长。1990-2001年间,,占世界总增长量的27%。在2002-2007年间,中国CO2排放量翻了一番,并成为全球CO2第一排放大国。
“低碳城市”提出中国背景
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城市总数从193个增加到661个,其中特大、大城市分别从13个和27个增加到54个和85个。到2006年末,%,正处于城镇化加速进行的过程中,预计到2050年会提高到75%左右。
气候变化对中国来说是个契机。中国已经在探索自己的道路。很多人认为低碳对中国的发展是限制,而我们应该认识到低碳发展是中崛起。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
目标:1、通过自身低碳经济的发展和地毯社会的建设,保持能源的低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低排放;2、通过大力推进以新能源设备制造为主导的“降碳产业”的发展,为全球二氧化碳的减排作出贡献。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
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
揭示中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运行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
解释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全球气候变化之间的科学问题联接;
为国家建立应对和减缓快速城市化过程对全球化影响的政策体系和实施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1、低碳城市系统构建创新
在中国现有的发展阶段,高速城市化仍旧是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探索中国现阶段高速城市发展与低碳目标的协调与契合,其碳排放与城市系统耦合关系研究是寻求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均衡发展的关键。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2、大城市地区规划低碳编制技术创新
大城市地区规划低碳编制技术进行相关创新研究:
①运用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电信电缆的“流动空间”构建“巨型城市”;
②设计多中心、“紧凑型城市”大都市空间结构;
③通过新的功能性劳动分工组织功能性城市区域;
④避免重复的城市空间功能分区。
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的创新
3 、城市总体规划低碳编制技术创新
城市总体结构方面的低碳对策:减少碳排放对策和增加城市地区自然固碳效果。
考虑方向:城市整体的形态构成、土地利用模式、综合交通体系模式、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固碳措施

低碳城市与低碳城市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7.81 MB
  • 时间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