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穴 位 按 摩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穴位按摩
主要内容
㈠取穴方法
㈡常用穴位
㈢选穴原则
㈣穴位按摩
1. 解剖标志取穴法:
    ⑴固定标志     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棘突,肩胛骨,乳头、肚脐,指(趾)甲、和凹陷部。这些自然标志固定不移,有利于腧穴的定位,如两眉之间取“印堂”;两乳之间取“膻中”;脐中取神阙;两耳尖连线之上取百会等。     ⑵活动标志      指必须采取相应的动作才能出现的标志。如张口于耳屏前方凹陷处取“听宫”;握拳于手掌横纹头取“后溪”;曲肘肘横纹外侧为曲池;屈膝髌骨下缘两侧凹陷中取膝眼等。
㈠取穴方法
⒉同身寸法(指量法):
    :是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横纹头之间作为1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横寸(图10-2)。     :是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亦适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图10-3)。     :又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测量为3寸。(图10-3)
㈠取穴方法
⒊骨度分寸法:
     始见于《灵枢·骨度》篇。它是将人体的各个部位分别规定其折算长度。作为量取腧穴的标准。如前后发际间为12寸(如前后发际不明,从眉心量至大椎穴作18寸。眉心至前发际3寸,大椎至后发际3寸);两乳间为8寸;胸剑联合至脐中为8寸;脐孔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肩胛骨内缘至背正中线为3寸;腋前(后)横纹至肘横纹为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为12寸;股骨大粗隆(大转子)至膝中为19寸;膝中至外踝尖为16寸;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为13寸;外踝尖至足底为3寸。(表10-5及图10-1)。
㈠取穴方法
⒋简便取穴法:
临床上常用一种简便易行的取穴方法,两手虎口交叉取“列缺”,垂手中指端取“风市”等。
㈠取穴方法
㈡经脉与常用穴位
下面简单介绍十二经脉以及奇经八脉,并且选出85个左右常用的经穴、奇穴,通过实例讲解使大家掌握穴位的定位和记住主要穴位,以便于应用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前、手厥阴心包经中、手少阴心经后)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前、足厥阴肝经中、足少阴肾经后)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前、手少阳三焦经中、手太阳小肠经后)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前、足少阳胆经中、足太阳膀胱经后)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如上所示

穴 位 按 摩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j
  • 文件大小280 KB
  • 时间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