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编制工作简介
2004年8月19日
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中,由招标人按统一的工程量清单和计算规则提供工程数量,由投标人自主报价的一种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招投标服务的。
在工程建设的招投标阶段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计价方法。这一方式起源于20世纪初的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我国对利用国外银行贷款的项目和采用FIDIC合同条款进行项目管理的工程以及外商投资的建设项目也基本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招投标,电力工程建设采用这种方法招投标是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最早的行业之一。
正在推行的建设部《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是顺应形势工程造价改革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在工程建设领域引起了普遍关注,目前已成为建筑市场的热点。
为了规范电力工程建设市场,在总结以往清单报价的基础上,结合电力行业的特点,参照建设部计价规范,由我站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正在编制的电力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将作为行业标准,由国家发改委颁发,并已列入行业标准的编制计划。《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标准共有三个:发电工程;变电工程;送电线路工程。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作用和目的
1、工程造价改革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的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们将面临开放的国际市场竞争,对工程造价管理而言,面临改革和创新。工程量清单计价将是我国工程造价计价工作逐步实现“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形成价格”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2、营造了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环境。所有的投标单位根据由招标单位出具建设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在工程量一样的前提下,按照统一的规则(统一的编码、统一的计量单位、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的工程内容),根据企业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充分考虑市场和风险因素,并根据投标竞争策略进行自主报价。企业自主报价是企业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的真正较量。
3、量价分离、风险共担。工程量清单计价本质上是单价合同的计价模式,首先,它反映“量价分离”的真实面目,“量由招标人提,价由投标人报”。其次,有利于实现工程风险的合理分担。建设工程一般都比较复杂,建设周期长,工程变更多,因而建设的风险比较大,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投标人只对自己所报单价负责,而工程量变更的风险由业主承担,这种格局符合风险合理分担与责权利关系对等的一般原则。
4、促进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因为工程量清单计价反映的是工程的个别成本,而不是社会的平均成本,所以,投标企业在报价过程中,必须通过对单位工程成本、利润进行分析、统筹考虑、精心选择施工方案,并根据企业自身的情况合理确定人工、材料、机械等要素的投入与配置,优化组合,确定投标价。这就要求投标企业提高施工的管理水平,改善施工技术条件,注重市场信息的搜集和施工资料的积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因为招标单位要提供准确的工程量,将促进招标单位逐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
5、公平公正、规范市场。有利于标底的管理与控制。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工程量是公开的,提高了透明度,为投标人提供一个共同的起点。同时,标底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中标价不能突破工程概算,而在评标过程中并不像现行的招投标那样重要,甚至有时
《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