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纸扔进马桶,不仅是文化变革
卫生纸最终扔进纸篓还是马桶,这不仅与民众的生活习惯相关,也取决于生产技术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完善程度
2017年3月中旬,台湾当局环保机构宣布一项新政策,实施卫生纸全部丢入马桶,6月起公厕配套上路。入马桶后,卫生纸仅用几秒钟便能“化”为絮状,不会发生堵塞。
不仅在台湾,初到欧美、日本的中国游客往往也会犹疑卫生纸该投入哪里?
卫生纸究竟能不能直接丢入马桶,是很多中国民众的疑问。有的家庭为了方便,一直将卫生纸随手扔进马桶冲走,可经常要疏通被堵住的下水管道。更多的家庭,沿用几十年来的处理方式,在马桶边放置一只纸篓,将可能携带多种病菌的卫生纸收集起来,再丢弃进社区的大垃圾桶。
其实,国内市场上的卫生纸也能遇水“化开”,只是所需时间不等,况且将卫生纸直接丢入马桶,在一些老旧小区,会对污水管网的处理能力形成压力。
民众的生活方式和观念正在悄然变化,良善的公厕管理及良好的如厕礼仪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准与进步的重要指标,因而,如何妥善处置卫生纸,需要一次更广泛的讨论。
技术决定溶化速度
“在日本,公厕里的纸篓不是用来扔卫生纸的,而是用来扔报刊杂志的。”李亮(化名)告诉《财经》记者。他曾在日本留学,原本以为自己是个“异类”,在父母影响下,他从小养成了将卫生纸直接丢入马桶的习惯,这样处理卫生纸的中国家庭很少。
到日本留学后,李亮发现,不论是自己租住之处,还是打工餐馆、商场、公园和学校,所有人都在遵守将卫生纸直接丢入马桶冲走的规矩。
回国后,李亮依然保持着将卫生纸直接丢入马桶的习惯,有那么几次,家里的抽水马桶堵住了。在中国家庭的卫生间里,这是常见的一幕,而在日本,他从没遇到过。
问题在于卫生纸。日本的卫生纸丢入马桶后,能从原本的整张纸破散为絮状。这种形态转变仅用几秒钟,不会给下水管道带来压力。
中国卫生纸鲜少做到。最常见的是,卫生纸丢入马桶,如果量少还能顺畅地冲走,如果量多,随之而来的就是下水管道堵塞。幸运的话,十几分钟后,这些卫生纸变成絮状得以被冲走,还有一些时候,卫生纸泡在水中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形态,令人心生不悦。
卫生纸在水中能够化为絮状的特性,被业内人士称为分散性。这是卫生纸的基本特性,是卫生纸制造过程中一项极为普通的技术指标。
国内卫生纸产品的问题是,分散性不一致。有的产品能在入水四五秒后分散开,有的则需要十几秒,有的要等上更长的时间。“国家标准是20秒,但这个时间实际上有点长,会出现冲不下去的情况。”一名造纸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制造卫生纸的原料有很多,比较常用的有棉浆、木浆、草浆、废纸浆等。虽然卫生纸和擦手纸可以使用废纸原料,即再生纸,不像纸巾纸和厨房纸必须使用原生浆,可市场上价格较高的卫生纸,多标注由原生木浆制成。
“木浆”已成为卫生纸外包装上最常见到的宣传字眼。无论用哪种纸浆,分散性的技术并没有区别。
还有一个消费者更熟悉的词――柔韧。《财经》记者在一家大型超市随机采访了十位消费者,他们都表示,更倾向于选择外包装上印有木浆、柔韧、加厚等词汇的卫生纸,“因为觉着更结实,不易破”。
更加“结实”,往往是家庭马桶堵塞的原因。卫生纸越“结实”,其所含的纤维越长。抻拉一张卫生纸,它能被拉伸的程度越大,说明其所含的长纤维越多,更不易在短时间内分散成絮状。
卫生纸扔进马桶,不仅是文化变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