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绿色金融的文献综述.doc关于绿色金融的文献综述
摘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是解决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的迫切要求,是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落实“五大任务”和确保“传统产业绿色转型”以及培育“新兴战略产业”的关键;也是从金融层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文章旨在通过对国内外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核心观点,为我国打造绿色金融体系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绿色金融生态文明五大理念供给侧改革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040-04
绿色发展是“十三五”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底色。发展绿色经济所需要的巨额投资必须依靠社会资本,即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来弥补资金缺口。“建设绿色金融体系”是“十三五”时期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2015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提出要建立绿色金融体系。2016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在经济新常态下,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实现绿色发展是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迫切要求,是落实“五大任务”和优化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键;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之一。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与绿色金融相关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其核心观点,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绿色金融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一、绿色金融的相关概念
。所谓“绿色发展”是指,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能力的制约下,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王玲玲等,2012)。当前,绿色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Carvalho等,2011),2008年雷曼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陷入经济萧条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陆续出台了各种刺激经济复苏的计划,力图通过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同时绿色发展也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多数新兴市场国家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张梅,2013;朱留财和杜?X,2011)。
绿色金融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推手,黄建欢等(2014)分析了金融对区域绿色发展形成影响的四个机理(资本支持、资源配置、企业监督、绿色金融),在此基础上指出,企业监督效应和资本配置效应的作用是较为显著的,前者对区域绿色发展的积极影响相对最大。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绿色金融有助于推动低碳经济发展(Wara,2007)。绿色金融是解决能源环境制约的关键条件之一,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有效合理的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何建奎等,2006)。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来看,发展绿色金融是金融业本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Jeucken,2001)。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力推进绿色金融业务,提高投融资活动中绿色金融所占比例,有助于金融机构提高声誉以及有效推进风险管理(Chami等,2002)。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来看,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业务,不仅可以从金融层面促进经济健康发展,还有利于银行自身经营战略的转型,并以此提升银行自身的社会形象和国际竞争力(陈游,2009)。
。绿色金融也被称为环境金融、可持续性金融或碳金融。西方国家对绿色金融的研究开展得较早。Salazar(1998)指出,绿色金融是连接环境和金融这两大产业的桥梁,绿色金融旨在依靠金融创新来实现环境保护的目的。Cowan(1999)认为绿色金融是横跨绿色经济发展理论和金融学理论的交叉学科。Labatt和White(2002)指出,绿色金融是有效融合了金融创新与环境保护的产物,有助于企业和金融机构有效管理环境风险。Scholtens(2006)则重点分析了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传导机制,指出绿色金融可以通过金融工具的最优组合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在贷款政策、贷款对象、贷款条件、贷款种类与方式等层面上,采取措施扶持绿色产业发展,以此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协调发展(高建良,1998;和秀星,1998)。
Marcel(2001)提出了绿色金融四大阶段理论。该理论把银行业对绿色金融的态度分为抵制(Defensive)、规避(Preventive)、积极(Offensive)和可持续(Sustainable)四个阶段。当前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多数已处于积极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围绕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活动十分活跃,除了传统的绿色信贷以外,还有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各类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碳交易与碳金融及各类衍生产品等多种产品与服务。
二、我国发展绿色金融
关于绿色金融的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