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国债原理
第二节国债的经济效应和政策功能
第三节国债负担率和国债依存度分析
第四节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第五节政府直接隐性债务和或有债务
第十二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1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一、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二、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
三、国债的发行和国债的还本与付息
第一节国债原理
2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一、国债的产生和发展
(一)国债的含义
国债是整个社会债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
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有偿性、自愿性
是特殊的债务(不同于私债,不担保抵押发,以政府信誉(“金边债券”)
第一节国债原理
3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二)国债的产生和发展
1。国债的产生:商品经济和信用经济
产生于奴隶社会,加快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
2。我国国债发行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刚成立的1950年
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第二阶段:1954--1958年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第三阶段:1979年改革开放政策以后
4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二、国债的种类、结构和负担
(一)国债的种类
以国家举债的形式: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以筹措和发行地域:内债和外债
以债券的流动性: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账式国债
第一节国债原理
5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二)国债的结构
国债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互相搭配、以及债务收入来源和发行期限的有机结合。
应债主体结构:各类企业、各阶层居民占社会资金的比例。
国债持有者结构和应债资金来源结构:各类企业、各阶层居民认购和持有国债的比例。(与财富、收入差距有关)
期限结构:短、中(1-5)、长、永久性(无期限,按年付息,可上市流通,随时兑现)
第一节国债原理
6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三)国债负担和国债限度
1、国债负担
认购者负担
政府负担,即债务人负担
纳税人负担
代际负担
第一节国债原理
7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2、国债限度
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国债适度规模问题。
所谓债务规模包括三层意思:
一是历年累积债务的总规模
二是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
三是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
第一节国债原理
8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四)评价国债规模的指标体系
(1)债务依存度
它是指债务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或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
国债依存度=(当年国债发行额÷当年(中央)财政支出额)×100%
目前这一指标的国际公认警戒线为25%--35%左右。
第一节国债原理
9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2)国债偿债率
它是指当年的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或中央财政收入的比重
国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中央)财政收入额)×100%
目前这一指标的国际警戒线是10%左右
第一节国债原理
10
财政学》(第四版) 陈共主编
第12章 国债和国债市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