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有机波谱分析第二章红外光谱.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5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红外光谱 Infrared Spectroscopy
本章重点掌握内容
、峰数、峰强取决于哪些因素。
、吸收频率与基团的关系以及影响吸收频率的因素。
,并能解析红外光谱图。

一、概述
红外光与红外光谱
1
红外光谱图
2
IR与UV的区别
3
红外光谱产生的条件
5
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4
(一)、红外光与红外光谱
:波长介于可见光与微波之间的光。
:
以连续波长的红外光照射样品所得的吸收光谱。
E = E内能+E平动+E振动+E转动+E电子
△E =△E振动+△E转动+△E电子
红外光
(振动光谱)
—1eV —1000μm
红外光区划分
红外光谱
(~1000m)
远红外(转动区)
(25-1000 m)
中红外(振动区)
(~25 m)
近红外(泛频)
(~ m)
倍频
分子振动转动
分子转动
分区及波长范围跃迁类型
红外光的三个区域:
(1)近红外区:13000~4000cm-1
研究分子中的O-H、N-H、C-H键的振动倍频与组频。
(2)中红外区:4000~400cm-1
研究大部分有机化合物的振动基频。
(3)远红外区: 400~25cm-1
研究分子的转动光谱以及重原子成键的振动等。
(二)、红外光谱表示法
一般,以波数或波长为横坐标,表示吸收带的位置,
以透射率(T% )为纵坐标,表示吸收的强度.
波数与波长的换算:波数= 1 / λ= ν/ c
可以用峰数,峰位,峰形,峰强来描述。
(三)、IR与UV的区别
不同点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光源
紫外、可见光
红外光
起源
外层价电子能级跃迁
振动能级跃迁
研究
范围
具n-π*跃迁有机化合物
具π-π*跃迁有机化合物
几乎所有有机化合物;
许多无机化合物
特色
反映发色团、助色团的情况
反映各个基团的振动及转动特性
适用范围
定量
推测有机化合物共轭骨架
鉴定化合物类别
鉴定官能团
推测结构
(四)红外光谱法的特点
1)红外吸收只有振-转跃迁,能量低;
2)应用范围广:除单原子分子及单核分子外,几乎所有有机物均有红外吸收;
3)红外光谱特征性强-“分子指纹光谱”。通过谱图峰位、峰数、峰强度确定分子基团、分子结构;
4)定量分析;
5)固、液、气态样均可用,用量少、不破坏样品;
6)分析速度快。
7)光谱数据积累较多。
8)与色谱等联用(GC-FTIR)具有强大的定性功能。

有机波谱分析第二章红外光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anshengyuanting
  • 文件大小6.49 MB
  • 时间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