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精神过时了
怎么一回到国内,就痰多,就想吐痰,容易国骂?怎么一到铺有红地毯的餐厅,就文明或高雅起来?怎么一坐上某个高的位置就爱摆谱起来?怎么一到城市就不承认自己是个农民?……
是不是在什么位置就决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环境决定你的世界观、价值观、生活方式,那我们是不是就与环境妥协?怎样在时代大变革、大变迁里赢得先机?巩固赢的资本?
“愚公移山”精神曾经激励过一代代中国人,踏实执著做事情;但是,在如今的信息高速飞翔的时代,时不我待,我们还有必要在一个固定的宿命的位置上固步自封吗?山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其实也遮掩了我们的视野。所以,在微软公司有个著名的面试题目:你要怎么搬走一座山?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据说最佳答案是:走过这座山,就意味着你搬走了那座山!
通俗地说,我们屁股所在的位置决定了我们大脑的思想模式,及行事方法准则?屁股决定头脑?有意思的话题,你怎么看?
案例1(厦门大学“都督”同学提供)
高二的时候,我们学校奇怪地流行买老婆饼吃,下午放学,饿了,一同学跑去小卖部,好不容易挤进人群,结果看见老板娘就喊:“老婆!买饼!”周围人全都笑死!后来问他,才知道他想说的是“买老婆饼!”!
结论:语言环境决定你的思考方式与方向。
案例2(某公司新鲜人“壶里心”小姐提供)
大学的时候对面屋的几个孩子多是会狂啃书本的人,没到大三就全过了四级了,我要是住在那屋里估计也不好意思不学习。反观我们寝室却一个比一个妖精!原本还有两个清纯好学的女子,可怜的孩儿竟遇上我们这群狐狸。不出半年,也出落得能站在男寝楼下大叫某男子的名字且毫无惧色!
结论:这就不得不让我开始怀疑我现在屁股下的位置是否有助于我头脑的再发育。我现在清闲得要命!一想到会被别人远远地抛在后面我就开始“肝儿颤”,绝不可以让以往那种悲剧发生,不然以后都没脸参加同学会了。
案例3(农林大学某大一男生)
几个同学吃完饭,从饭馆出来。平时都一人夹个烟往学校晃,今天却没人带烟。出了饭馆的门就唧唧喳喳地聊侃起来。同学
A突然指着路旁的植物对B说:“你说这是什么?”同学B说:“我哪知道,我又不是农民。”同学B不断地补充说:“我家都十几年没种地了。”同学A很得意地告诉B说:“这是水稻。”我差点喷血。我是农民,我知道他说得也不对。同学C立马纠正:“笨(本)科生!这是麦子。”
结论:“我不是农民”这句话听着多不舒服,才过几天都市的生活啊,就换了出身。我不能左右风向,但我能够调整风帆。
案例4:(福州大学毕业生Noo)
我去读MBA,不是为了应聘,而MBA教的学习方法、进取精神和团队精神,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是,从不同行业的同学身上学到了很多,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会变优秀。我记得杰克?韦尔奇在自传中讲了同样一件事:9岁那年,父亲将高尔夫介绍给杰克?韦尔奇,告诉他大人物谈论的话题总是离不开他们的高尔夫球赛,并帮助他成为一名球童,以获得更多直接接触富人、向他们学习的机会。
结论: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才会使你变得更优秀。
本话题挂在“罗西在福州”的新浪博客,http:l/bloq./luoxi,引起热烈讨论,看看网友有什么想法――
阿冰:穷人很少想到
愚公移山的精神过时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