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15年
内地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已经走过整整15个年头了,15年对于人类的历史来说虽然是短暂的一瞬,但是对于拍卖市场来说,却是一个漫长的历程。这15年,拍卖市场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没有经验,到初步走上规范。现在,全国具有文物拍卖资质的公司已经达到240家,仅北京就有83家。2007年,全国处于第一集团的北京保利、中国嘉德、中贸圣佳、北京翰海、北京匡时、杭州西泠、北京荣宝、北京华辰八大公司,拍卖的文物与艺术品的数量多达23998件,。其中,中国嘉德春秋两拍连同四季拍卖会,;,都创造了最高的成交纪录,可以说这15年的成绩斐然,令人欣喜。
文物与艺术品拍卖的缘起和发展概览
改革开放为拍卖行业的发端创造了有力条件,而真正把文物与艺术品推上拍卖市场,开先河的应该是“92北京国际拍卖会”。此场拍卖会得到当时的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北京市文物局、北京海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分局、北京市文化局、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等多方面的支持,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局长张德勤为拍卖会作了《中国文物事业的现状》专题报告。此场拍卖会影响深远,正如该拍卖会的组委会所说:“拍卖会在国际上屡见不鲜,但对我们来说却是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是需要探索和实践的。探索者的道路与足迹,应该从时间的量中去体现,历史会做出公允的评判。因此,无论成功与否,对于探索者本身都是需要肯定和值得纪念的。”
“92北京国际拍卖会”的意义,经过15年时间“量”的体现,现在看来,对于当时的探索者确实值得我们今天肯定和纪念。当时,按照1982年11月19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章中的有关规定,私人收藏的文物,除了送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收购,其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都不得经营文物收购业务的。可是“92北京国际拍卖会”的组织者,硬是把2188件上至商周青铜器,下讫近现代书画,以及明清官窑瓷器、玉器等文物与艺术品推上了拍卖会。这些文物主要来自北京市文物商店和中国文物商店总店的提供,杨伯达、徐邦达、耿宝昌、程长新,以及彭思齐、秦公、章津才、张茹兰、冯家驳、范世民、王彦朝、王利民、贺立彬、娄国强,胡文?さ茸髁舜罅抗ぷ鳎?霍英东先生也鼎立相助,他们都功不可没。
此场拍卖会于1992年10月11日在北京二十一世纪饭店剧场举行,成交总额虽然仅三百多万元,但在政策上影响是巨大的。《人民日报》社内部刊物《信息旬刊》登载文章反映:文物拍卖问题成为海内外关注热点,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一种认为文物拍卖是加快改革开放,增加财源的新举措,应该继续搞下去;另一种则完全相反,认为这是对祖国文化遗产的出卖,对拍卖文物表示极大的不安。但是,无论如何,正是有了这次破天荒的拍卖会,才对旧的文物保护法有了突破与冲击,才有了对于文物法的修改、补充和嬗变,才有了十年后的新文物保护法的出台诞生,才有了文物拍卖企业的合法性。
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公布以后,中国内地拍卖企业如同雨后春笋发展迅速,具有文物与艺术品拍卖资质企业也相当多,而能够反映全国文物与艺术品情况的,还是处于第一集团的几个大公司。根据我们统计测算,这些大公司每年成交总额要占全国市场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足以代表全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市场总况,同时这些大的公司在拍卖操作上来说,也相对比较规范,较为可靠。当然,15年来全国处于第一集团的大公司,根据其每年经营等情况,具体单位也是不断有所变化的。
1992年时的“92北京国际拍卖会”,成交文物与艺术品260件,成交额300万元。1993年,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成交117件中古书画,成交额829万元。1994年,中国嘉德、北京翰海成交文物与艺术品共2000件,成交额6600万元,中国嘉德的齐白石《松鹰图》以176万元成交,张大千的《石梁飞瀑图》209万元成交。
发展到2007年,北京保利、中国嘉德、中贸圣佳、北京翰海、北京匡时、杭州西泠、北京荣宝、北京华辰八大公司成交23998件,,单件成交超百万元的1168件,其中超过千万元的48件。
中国嘉德的仇英《赤壁图》以7952万元成交,创造了中国书画全球最高价。钱维城《雁荡图》2408万元,华?弧逗焓髑嗌酵肌芬?1960万元成交,,陈逸飞油画《黄河颂》4032万元,靳尚谊油画《画僧髡残》。
中贸圣佳的徐扬《南巡纪道图》3696万元成交,恽寿平《山水花卉册》1232万元,清乾隆珐琅彩灯笼尊8400万元的成交价创造中国内地文物成交最高价,清乾隆青花云龙纹葫芦瓶1008万元,清嘉庆粉彩进宝
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15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