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
在新常态中取得新发展
——2015年全国10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述评
中拍协艺委会
二○一六年一月
前言
2015年,是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恢复发展的第23个年头,也是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成立20周年暨中拍协艺委会成立15周年。
尽管20余年来经历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在商务、文化、文物、标准等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业内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发展仍取得历史性成绩:
一是在市场规模上取得国际地位。依托于多年来我国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的背景,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发展迅速,尤其是2009年出现单件拍品过亿后,市场持续向好并至 2011年达到高峰,,跃入国际前列,改变全球格局,获得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国际主导权。
二是在行业建设上取得历史突破。艺委会从成立开始即强抓行业自律,研究行业标准,至2009年颁布《文物艺术品拍卖规程》,2011年确定了“建设市场诚信,提升行业质量”的工作任务,经过五年努力,现已建立完成涵盖从业人员规范、经营行为规范、市场诚信建设的行业规范体系,并形成以186家自律公约企业为主体,以56家达标企业为核心的行业主流队伍
三是在战略发展上取得主动优势。近年来艺委会引导行业发展进入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台框架完成搭建,并成功推动完成若干项国际重要交流合作项目;与此同时,拍卖运行的诸多环节也不断运用信息技术得以提升。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以增速放缓为特征、以集约发展为内涵的新常态,是新旧常态过渡和转折时期,对于拍卖行业来讲亦然。历经2009-2011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处于理性回归、结构调整、优胜劣汰的阶段,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重新认识行业的市场定位及其社会功能,调整经营思路和构建市场诚信。
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文物拍卖企业达436家企业,从业人员6000多人,年成交额300余亿元。本述评以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杭州西泠、北京翰海、广东崇正、上海朵云轩、北京诚轩、北京荣宝、北京华辰等10家拍卖公司为样本,对2015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情况进行分析。
10家公司数据显示:2015年市场规模较上年有所下调,%、%、%。从市场结构上看,近现代和当代书画的缩水直接拉动整体市场下滑;古代书画、油画及当代艺术、宫廷艺术、佛教艺术保持稳定增长,名人信札等新门类逐节攀升。从需求结构上看,大资金依然锁定名家巨作,老藏家理性出价,新买家偏好多元。在行业建设上仍不断完善,专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不断迈近。
一、市场规模量额双减,拍品结构持续变化
(一)市场规模量额双减
本年度,10家公司共举办407个专场拍卖,上拍67747件(套),成交46073件(套),%,(本文所述成交额均含买方佣金)。
市场规模较2014年有一定比例下降,其中,%、%、%、%。
事实上,除10家公司交易规模总体下调外,国内其它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也普遍出现不同幅度的减量,甚至有些中小型企业出于谨慎暂停拍卖活动,市场下滑的态势依然在持续。近4年来,10家公司年度成交总额稳定在150-200亿元之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基本稳定在300-380亿元之间,这或许是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基本规模。
2010以来10家拍卖公司各季成交趋势图单位:亿元

2010以来10家拍卖公司各季成交情况表
拍季
专场
上拍
件数
成交
件数
成交率
成交额
(亿元)
成交额
同比增长
成交额
环比增长
2010春
- -
- -
- -
- -

- -
- -
2010秋
- -
- -
- -
- -

- -
- -
2011春
218
36396
29117
%

+%
+%
2011秋
233
39449
27881
%

+%
-%
2012春
181
31457
22036
%

- %
- %
2012秋
188
32662
22861
%

- %
- %
2013春
195
35285
22767
%

+ %
+ %
2013秋

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eizifan339913
  • 文件大小582 KB
  • 时间2018-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