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绍兴兰亭游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绍兴兰亭游记
兰亭,位于浙江绍兴城西南13公里的兰渚山麓。据传,春秋时越王勾践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因而得名。“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自然景观幽雅怡人。而东晋时代的王羲之在此书写了著名的《兰亭序》,更使兰亭闻名遐迩。兰亭地方不大,但非常雅致,主要的景观建筑有鹅池碑、兰亭碑、曲水流觞、流觞亭、御碑亭、太字碑、右军祠、书法博物馆等。
兰亭景区,布局疏密相间,建筑错落有致,小巧而不失恢宏之势,典雅而更具豪放之气。漫步其间,但见修篁凝翠,曲径通幽,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驻足鹅池,首先看到的是鹅池旁的“鹅池”碑,相传其“鹅”字系王羲之一笔而就,“池”字由王献之从容续成,父子书法合璧,千古称奇。倚栏观赏群鹅戏水,能尽情体味“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的野趣逸韵了。举步往前,有一开阔地,叠石为凳,插柳成荫,一条“之”字形小溪穿行而过,斯为流觞赋诗饮酒之“曲水”。正北建有“流觞亭”,其匾日“曲水邀欢处”。
再向里看便是“兰亭碑”。“兰亭碑”也称小兰亭,亭中碑刻“兰亭”二字,为康熙三十七年
(公元1698年)御书。“文革”时曾一度遭受破坏,中间有断痕,劫后重生,难能可贵;1980年恢复时,无论如何也找不回兰亭两字之间的一小块碑石。虽然已经精工补接,但观者总是深感遗憾,喜欢以自己的想象在补缺处用手指去揣摩比画,时间久了,“兰亭”二字中间的残缺部分似乎隐约重现,兰亭碑也就被人们戏称为“君民碑”了。
随后是有“东南第一大碑”之誉的“御碑”,碑阳为康熙手书“兰亭序”三个大字,碑阴为乾隆1751年游兰亭时所书《兰亭记事诗》手迹,祖孙二帝手迹同碑,世所罕见,令人叹为观止。
兰亭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名气,完全源自王羲之等风流人物的一次历史性雅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永和修禊”。
古人在每年的三月初三,为消灾除凶,祈求平安,常在水边组织修禊仪式,同时作为一种水边嬉戏的游乐活动。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王羲之邀集当时名士谢安、孙绰、许询、支遁等四十二人,组织“曲水流觞”活动。曲水流觞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击鼓传花式的即兴娱乐,不过曲水流觞比我们现代人多了一点自然,而少了一点人为控制,谁出节目,完全由水中漂着的觞来决定。小溪中有许多浅浅的“港湾”,从上游漂下的觞停在谁面前的“港湾”中,谁就得表演自己的绝活,或者事前约定的节目。王羲之等文人雅士们约定的活动是即兴作诗,诗不成就得罚酒。当时参与修禊的四十二人中,王羲之、谢安、谢万、孙绰、徐丰之、孙统、王彬之、王凝之、王肃之、王徽之、袁峤之等十一人各赋诗二首。郗昙、王丰之、华茂、庚友、虞说、魏滂、谢绎、庾蕴、孙嗣、曹茂之、华平、桓伟、王玄之、王蕴之、王涣之等十五人各赋诗一首。九岁的王献之等十六人诗句不成,各罚酒三觞以助兴。王羲之将已成之诗汇编成集,并应众人之邀,乘着酒兴在集子之前写了一篇
3

绍兴兰亭游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