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对古希腊的中庸精神的阐释.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对古希腊的中庸精神的阐释
摘要:谈及中庸精神,很多人想到的是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但在古希腊这一个西方文明滥觞之地,“中庸”所蕴含的林林种种对其影响是无比重大的,不仅存在于宇宙运行之道,也蕴含在个人人格之中。宗白华先生在他的《美学散步》中,对古希腊的中庸精神有着准确而简短的阐释,这对现代人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古希腊;中庸;宗白华;美学散步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的道德规范,是人类精神觉醒中最早领悟到的哲理之一。中国和古希腊,这两个文明古国,在哲学思想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比如说中庸思想在古希腊精神中也有十分宽泛的表现,并且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发展成为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对希腊哲学家艺术理论的中庸思想和净化作用进行了分析和阐述,这对于研究古希腊文化的中庸精神、比较古希腊的中庸精神与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以及将其运用于实践当中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
一、“中庸之美”是宇宙和人生的和谐与秩序
古希腊人民非常崇尚“中庸之美”,他们把“中庸”作为神谕篆刻在全希腊人民崇敬仰拜的核心──特尔斐神庙上,以达成自身“止于至善”的道德目标。当时古希腊所处的是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社会,亚里士多德在
?ι缁嶂贫冉?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宇宙和人生美的基础是“执中”、“中庸”,这是内心对反抗社会阶级压迫呼唤的声音,在那个时期是极为罕见的,即便是在中国,也几乎没有人能对奴隶主阶级提出质疑。中庸思想融进了古希腊人民的生活之中,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雕塑、建筑等方面,甚至在政治演说中,都把中庸作为坚持真理和正义的美德标准。
宗白华先生在解释亚里士多德的“执中”时讲到:“中庸之道并不是庸俗一流,并不是依违两可、苟且的折中。”[1]可见,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和中国的中庸之道最基本的契合点就是:位于中间,不离两边,不走极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宗白华先生在《中庸与净化》一文中提到,“实现他的人格,则当以宇宙为模范,求生活中的秩序与和谐。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那么,为什么“和谐与秩序是宇宙的美、也是人生美的基础”呢?这就要提及亚里士多德的正义观,正义与社会秩序和和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认为,“公正自身是一种完全的德性,它不是未加划分的,而是对待他人的。正因为如此,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主要的。”如果社会充满了正义与公正,那么社会的秩序就将稳定,也必然实现和谐社会。这也是宇宙运行的规律所在,大及宇宙,小及国家、社会、人生更是如此。个人人生的和谐与秩序,体现在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物制宜,因循宇宙规律。如果每个人都能按照自我秩序达成和谐,那么社会国家的和谐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这种中庸之道与亚里士多德崇尚的不偏不倚的毅力、综合的意志不谋而合。

二、中庸在古希腊崇尚的人格中的体现
宗白华先生认为,“中庸是‘善的极峰’。”很多人会有疑问:中庸和极峰相互矛盾。但我的理解中,人类的善是需要登峰造极的,《大学》中开篇便是教导人要止于至善,“至善”也就是“善的极峰”,而中庸即是这“至善”,不是善与恶的中间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就是美德。具体来说,他认为“德性处理情感和行动,处理得过度是错,处理得不及,要被谴责,惟有适中是对,并被称赞──那么,德性就必定是一种志在求适中的中道。”[2]“同时,我们

试论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对古希腊的中庸精神的阐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