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绿化规划建设探析——以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为例
第2O卷第2期
2010年2月
长春大学
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
新农村绿化规划建设探析
一
以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为例
芦建国,丁海昕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摘要:在分析新农村绿化规划的重要性及指导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
探析了新时期新农村绿化规划建设的趋势与方法,希望能为其他规划建设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新农村;绿化规划;四季青镇'
中图分类号:$:1009—3907(2010J02—0017—04
农村村庄普遍由姓氏家族及分支繁衍而成,往
往带有聚落形态的特征,其布局随意性强,绿化规划
滞后,建设水平不高,日常管理无序,综合效果不佳
等问题比较突出,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差
,提高
农村广大人民的生活质量及人居环境,实现"生产
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远
大目标,是广大科技工作者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1新农村绿化规划的重要性及指导思想
新农村绿化作为改变农村整体面貌,改善农村
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项民生工程,是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任务,是加快
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城乡
一
体化进程的民生工程,将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重
为提高广大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环境,更是
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是缩
小城乡差距,建设全面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新农村绿化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
略全局出发,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主题,以绿化,
美化和生态,安全为切人点,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
规划,环境整治,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等有机结合.
同时,新农村绿化必须准确定位,科学规划,按照统
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城乡绿化一体化的思路,从农
村环境整治,自然生态平衡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充分运用现有的地理环境,自
然山水,植物资源,人文景观,制订高起点,高标准,
高质量的新农村绿化规划,并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
规划范畴.
2实例分析——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绿
地系统规划
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竞争新形式的
环境下,1997年四季青乡党委决定实施由单一农村
经济型到城市型经济的战略转移,从过去的副食品
"绿
谷氧吧"生态园区建设构想开始,到2000—2005年
"绿谷氧吧"实施六年来,四季青镇政府始终把"绿
谷氧吧"建设放在政府工作的中心位置,以绿化建
设塑造最佳环境,以最佳环境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
四季青镇位于北京的西郊风景区内,地处香山
脚下,西接佛教胜地八大处,北邻皇家园林颐和园,
玉泉山,,镇
内路网纵横,交通发达,是游人通往西山八大处和香
,在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
:艾化积淀衬托下,四季青镇的绿化美化建设则显不
足:公园和街旁绿地建设力度不够,观赏花木种类较
少,层次和季相变化不明显;河流及湿地等水体景观
建设欠佳,地被植物和水生植物应用较少;地域文化
收稿日期:-02
作者简介:芦建国(1960?),男,河北易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应用与栽培方面研究.
l8长春大学第20卷
如小西山文化和本地园林传统在绿地建设中未能得
到良好体现;花文化意蕴在城镇园林绿化美化建设
中也未能得到深入的挖掘.
生态——遵循生物多样性及廊道斑块原理.
艺术——以形式美法则,构成原理等为指导,色
彩合理搭配,形式科学设计,创造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的植物景观.
文化——将森林绿地景观与人文因素,花文化
内涵有机结合,构筑展示城镇风貌和有地域文化内
涵的绿地景观.
功能——结合用地性质,根据景观功能和要求
进行规划,因地制宜地创造实用和观赏性强的绿化
景观.
一
核:旱河路两侧四季青的新中心地带,将建成
融森林,花草,动物和村镇于一体的"天然SPA"的
核
新农村绿化规划建设探析——以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