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国内研究综述-教育心理学论文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国内研究综述
卢淳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1400)
摘要:本文对国内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在简要回顾心理理论的概念基础上,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两方面对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以及相知神经科学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梳理。这对以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提高儿童的认识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心理理论;错误信念;额叶;认知执行功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271-02
Premack和Woodruff于1978年对黑猩猩进行研究,最早提出了心理理论的概念,把它定义为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一种能力。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能够理解他人的信念、目标、意图及情感等与自身有所区别;二是能够觉察和推测这些具体区别是什么,即认识他人是如何思想的。概括起来,心理理论就是指个体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他人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对其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与预测的能力。心理理论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交往过程中的一种关键能力,也常被称为社会智力(social intelligence)。心理理论研究的经典范式是错误信念(false-belief)理解任务。心理理论的研究最初以儿童为主要考察对象,随后的一些研究也涉及精神病患者及特定人群,如孤独症患者。本文将重点对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
一、儿童心理理论的影响因素
对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大都会涉及其影响因素,因为知道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到干预儿童心理理论的方法和措施。关于影响因素的研究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其一,解释儿童心理理论发展速度的差异。研究表明,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年龄差异是其早期各种社会经验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有:①家庭背景,儿童的早期教育是从家庭开始的。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理论的显著影响,其中包括兄弟姐妹的数量、家庭经济地位、家庭交流方式等。例如Mark发现当父母较多地使用心理状态对儿童进行回应时,儿童对错误信念的理解更好;桑标、马伟娜和洪灵敏采用实验法和问卷法发现同伴关系和亲子互动对儿童心理理论具有重要的作用,民主型教养方式对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最好,放任型教养方式最不利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同时儿童在游戏中有家长指导并且分享情感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的作用更大,超过同伴和友谊的作用。②假装游戏(Pretend Play)作为学前儿童的一种主要游戏类型,对儿童的认知、情绪情感以及社会性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影响。王赟、杨宁认为,在假装游戏中,儿童需要进行角色、实物转换以及角色扮演,而这种用一个物体代替另外一个物体或想像一个不存在的物的转换方式促进了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其二,解释儿童心理理论质量的差异,主要探讨影响心理理论的心理能力。首先,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与心理理论的内在的联系目前还没有确定,而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很少,但是语言能力着实是影响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儿童要完成错误信念任务,必须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我国学者在《不同形式的语言介入对汉语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干预》中指出语言能力与心理理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其次,认知执行功能,现在越来越来多的研究开始关注执行功能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国内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