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汶川大地震使中江县境内集镇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继光镇震感强烈,并造成全镇少量人员伤亡和部分建筑物、设施损毁,打破了城镇的正常生活和生产秩序,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的一系列指导精神,全力做好受灾地区城镇和乡村的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是未来3年内的首要工作。
随着城乡统筹步伐的加快,小城镇的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德阳市作为四川省三个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点市之一,试点所明确的政策、方针和措施,对区域内的城镇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历史机遇。
为抓住机遇,加快继光镇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优化城镇用地布局,完善公共设施配套,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设管理提供法律依据,强化规划管理。受中江县规划与建设局委托,我公司承担了“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编制任务。
规划项目组于2009年6月初进场,进行了基础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各类调研,与中江县规划与建设管理局、继光镇各部门领导、专家多次交换意见,并反复调整、修改,最终形成本次总规方案。主要成果如下:
一、规划文字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说明书。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2009—2030)基础资料汇编。
二、规划图纸
主要图纸:
镇域综合现状图
镇域总体规划图
镇区综合现状图
用地布局规划图
近期建设规划图
道路工程规划图
管线综合工程规划图
防灾减灾规划图
其它相关分析图纸
区位分析图
旅游发展规划图
功能结构规划图
道路交通规划图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总则
第一条:本次规划是继光镇域范围内村庄和城镇建设规划的依据,对城镇建设具有法律性指导作用。
第二条:本文本与各级现行有效法规共同使用。
第三条:本规划内容包含镇域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两个层次,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图纸。
第四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2、《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四川省村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及其《补充规定》;
5、《中江村镇体系规划》(2006-2020);
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
7、《中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条: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2009-2015年;
远期规划:2015-2030年。
第六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覆盖整个镇域范围,总面积5168ha。
第七条:继光镇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八条:本规划由中江县人民政府审批,中江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由继光镇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规划目标
第九条:规划目标
全面恢复继光镇城乡居民的生活生产,加强生态建设,建设宜居宜憩城镇;建立和谐的城乡关系,全面提升居民享受城市文明的水准,推动城镇化进程;优化区域发展格局,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其区域农副产品供应基地的地位;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把继光集镇建设成为有规模的工业基础、市场经济活跃、第三产业发达、生态符合规律、人文社会和谐的农业旅游型城镇,从而带动全镇乃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镇域产业发展规划
第十条:第一产业主要发展高效农业和规模型农业,建设优质绿色农产品供应基地。
第十一条:第二产业主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适度发展其余加工业。
第十二条: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休闲旅游、体验式乡村旅游及商品贸易。
第十三条:布局结构:构建“一核、三轴、三区”总体格局。
“一核”:指继光城镇建设区,是全镇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是公共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
“三轴”: 是指罗桂公路主要产业发展轴线,同时串联西部和南部两个经济区,同时规划提升兴旺——袁家桥——石马——高石——团碑一线村道及铜梁——石马——白寨——严新一线村道作为镇域两条产业发展副轴线。
“三区”:指北部以禽畜养殖为主的经济区、西部商贸服务、旅游观光区、南部绿色水果和经济林木种植经济区。
第十四条:经济增长目标:近期GDP年均增长13%~14%,,2016年至2030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低于9%~10%,预计2030年镇GDP近14亿元。
第十五条:结构调整目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二产业小幅上升,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到2030年,三产产业结构调整为35:30:35。
镇村体系规划
第十六条: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水平达到38%,城镇人口达到1万人。
第十七条:镇域体系形成中心镇--中心村——基层村三极结构。
一级中心镇:继光城
中江县继光镇总体规划·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