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豫商三千年.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豫商三千年-国学教育论文
豫商三千年
黄涛
中原历史文化名城郑州,三千多年的大浪淘沙早已使那些曾经的将相王侯和鏖战的金戈铁马灰飞烟灭,能够承载这段历史的,也许只有商城遗址的那道土墙。风雨中、雷电下,它执著数千年的坚毅,既诠释着这块土地与“商”的情结,又以惊异而新鲜的目光见证着这座城市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变异。写在莽莽苍苍的大地抑或斑驳的竹简上的有形的历史,记录着我们已经无法看到的先民们的宝贵思想。郑州今天以商城而闻名天下,掀开中原浩若烟海的历史,封存的古豫商和其古朴的思想如奔泻而下的河水,令世人惊叹。
那是一次让亲历者至今仍兴奋不已的巨大发现:1952年,河南郑州,面积达25平方公里的商代遗址,周长6960米的古城垣,手工业作坊遗址,制陶作坊遗址……残存的铜渣、陶片,打开了我们沉封的记忆,把我们带回到拥有高度文明的商代。经历了夏王朝的嬗变,商代实现了奴隶制社会的空前鼎盛,社会分工更加细化,手工业迎来更快的发展,商业开始萌芽。据考证:遗址中出土的海贝、鲟鱼鳞片、鲸骨、海蚌以及夔龙纹的金叶,都是交换用的相当于货币的媒介。专家的推断,解开了郑州与”商”之间的历史情结。至西汉时期,司马迁将商人特别是古代的豫商写进了《史记》,“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之于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感谢太史公,在记录王侯将相的同时,在“重本抑末”的时代,还关注了从事“货殖”活动的诸公。借司马迁笔下妙语,深谙供求关系的范蠡、“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白圭走到了现代人面前,留给后人无尽的商业精神滋养。南阳人范蠡还被视为商界开山鼻祖,被后世尊称为“商圣”。
在历史中行走,不断变换的地域成为思想变迁的坐标。由郑州沿陇海线西行150公里,可到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的九朝古都洛阳。由今上溯到北魏时期,洛阳正处于全盛时代。城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手工业、商业兴盛,市场繁荣,全国各地和西域各国来洛阳经商者络绎不绝。“百国千城,莫不欢附,商胡贩客,日奔塞下”、“天下难得之货,成悉在焉”。都市的繁华,交易的活跃,留住了八方客商。人之趋利的本性,也让更多的人放下锄头,拿起秤杆。
由郑州沿陇海线东行80公里,就是建城2700多年的“七朝古都”开封。由今上溯到北宋年代,正是汴梁城的鼎盛时代,共历经北宋九帝168年。陈列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长达5米的画卷,再现了拥有百万人口的北宋汴梁城的市井生活。人物荟萃,城郭恢宏,繁华的商业场景令人叹为观止。秉承先祖传下的商业天赋,精明的开封人已凭着对《清明上河图》描摹的记忆,将张择端时代的北宋商业生活复制于现代人的眼前。虽然,对于千年的历史积淀来说,这只是一道成人童话式的文化快餐,但“一朝走进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诱惑,还是让南来北往的游客心甘情愿地掏了一回腰包。
走过唐朝东都的锦绣城阙和宋朝东京熙攘的市井,明清时代再次出现显赫一时的豫商巨贾。“斑驳而沉重的黑漆大门后,是一条斜坡向上的门洞,昏暗深长。”有人这样述说他所见到的康百万庄园,言语中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神秘色彩。古语云:富不过三代。而康氏家族却兴盛了四百余年,历经十几代人,这本身就是一个谜。康氏家族深受程颢、程颐所阐释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尚河洛文化,尊中庸之道,讲究“仁、义、礼、智、信”,是典型

豫商三千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luyuw1
  • 文件大小155 KB
  • 时间2017-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