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上机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能源与动力
学号:朗肯循环
对蒸汽动力循环的基本循环——朗肯循环,
其工作原理是,从锅炉出来的高温T1,
高压p1的过热水蒸气经汽轮机绝热膨胀做工至低压p2的乏汽,
在冷凝器中凝结成饱和液体,
经水泵升压至p1下的未饱和过冷液体,进入锅炉加热至过热蒸汽,
再进入汽轮机绝热膨胀做功,
周而复始的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
图1为理想朗肯循环工作过程的水蒸气T—S图。循环中:
工质在锅炉中的加热量:q1=h1-h4
在冷凝器中的放热量:q2=h2-h3
在汽轮机中的做功量:w1=h1-h2
在水泵中的耗功量:w2=h4-h3
循环热效率n=(q1-q2)/q1=1-(h2-h3)/(h1-h4)
如忽略泵功,h3=h4
则循环效率:n=(h1-h2)/(h1-h3)=1-(h2-h3)/(h1-h3)
程序如右图
实验初始参数:P1=4Mpa,t1=450摄氏度,p2=6kpa 如下图
P1,P2不变改变初温t1,结果如图
t1,P2不变改变初温p1,结果如图
t1,P1不变改变初温p2,结果如图
当汽机绝热内效率nex=,此时实际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nt=
二,再热循环
循环热效率:n=((h1-hb)+(ha-h2)-(h4-h3))/((h1-h4)+(ha-hb))
如忽略泵功,h3=h4
则循环效率:n=((h1-hb)+(ha-h2))/((h1-h3)+(ha-hb))
如果过分提高压力p1,而不响应提高t1,将引起乏汽敢赌x2减小,
产生不利后果。为此,将新蒸汽膨胀至某一中间压力pb后撤出汽轮机,
导入锅炉中的特设的再热器或其他换热设备中,
使之再加热后,再倒入汽轮机继续膨胀至背压p2.
即为再热循环。图2为再热循环工作过程的T-S图。
程序如右下面3个图
2、初始参数
P1=12Mpa,t1=500摄氏度,终压p2=6kpa,
第一个再热循环的再热压力pa1=3Mpa,
另一个再热循环的压力为pa2=
顺序1-3
2
2、初始参数
P1=12Mpa,t1=500摄氏度,终压p2=6kpa,
第一个再热循环的再热压力pa1=3Mpa,
另一个再热循环的压力为pa2=
结果如右图
经程序运行,比较朗肯循环和在再热循环的效率发现:相同初始参数和相同背压下,再热循环效率较高。
当汽机绝热内效率nex=,此时实际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nt=
一次抽气回热循环
为提高循环平均吸热温度,
工程热力学上机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