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郑愁予《错误》课件.ppt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3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须眉之士。他们或是以己度人描摹体恤女子情怀;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与惆怅。思妇入诗,最早是从《诗经》中开始,《诗经·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感或惶?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而入词则有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一千年后,台湾诗人郑愁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错误》。
错误
郑愁予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当代著名诗人。
被称为“中国当代的李商隐”
杨牧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
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与内地各处,因此他的诗大多以游子为抒情主人公,又被称为“浪子诗人”。
他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
一是豪放、豁达、爽快的“仁侠”精神
另一种则是曲折动人,情意绵绵,欲语还休的婉约情调。
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等。
其中,《错误》是诗人的成名作,优美动人。
15岁开始创作新诗,他的新诗处处流淌着古典的韵味。正如他的名字源于辛弃疾《菩萨蛮》中的名句: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我们已能感到几分多情几分愁怨。
整体体味诗中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哀婉、无奈、淡淡的愁怨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故事的梗概。
描写的是一个痴情的女子等待归人的心里变化过程(在漫长的等待中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绝望)。
(一)“前奏”部分
1、前奏部分用了什么意象?
莲花
2、诗人为什么要用“莲花”这一意象?可否换成“玫瑰”?
(1)莲花是江南的特产,呼应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江南;
(2)写出了女子的清纯、贞洁。
玫瑰不符合江南水乡的特色,同时也破坏了诗中含蓄的味道。
3.“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倒装句
容颜如开落的莲花。
“开落”与前面的“走过”形成押韵——音节美;
“莲花的开落”是个变化着的意象,与“等在季节里”相呼应,说明等待的时间长;比喻女子容颜在等待中憔悴了。
,这个对比是什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短句与长句的对比。
短句暗示过客之匆匆。
长句暗示女子等待之悠悠。
(二)第一部分
?
东风、柳絮、寂寞的城、青石街道、春帷、紧掩的窗扉

实际上是比喻心上人的信息没有传来

绵绵不尽的思绪
女子的心里一直在期盼心上人,容不下其他,既然心上人杳无音讯,那么这心就是寂寞的,她固守着这份寂寞,所以说“三月的柳絮不飞”。

郑愁予《错误》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2.38 MB
  • 时间2017-12-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