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缆
电力电缆发展概述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一个。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发电量、用电量不断增长,必然进行大功率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为了解决城市中架空输电线路所占空间不够问题,人们就开始研究地下输电方法。
早在1880年,爱迪生在纽约和费兰蒂在伦敦几乎同时用绝缘导线埋在地下,。从此,单一的架空线路输电方式变成了架空线路和电缆两种输电方式。我国在1897年首次由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处使用硫化天然橡胶为绝缘、铅包作护层的电缆,敷设于上海地下,用于直流供电的照明。这是我国电力电缆供电的起源。
随着电缆绝缘结构和供电需求的不断发展,电缆线路的敷设方式也不断变化。1916乍在美国旧金山成功地敷设了长6km的12kV三芯海底电力电缆,1922年在日本东京采用了排管敷设的电缆线路,1938年在美国农村中采用了架空电缆,1962年在英国爱亭顿与裴亭顿之间装设了间接冷却电缆线路。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在研制750kv的电缆,而且在研究1000kv输电问题的同时,进行相应电压等级电缆的研究。为了满足大容量输电的需要,近几十年来开展了对低温电缆、蒸发冷却电缆和超导电缆等的研究,目前尚未能到达实用阶段。
电力电缆经常用作发电厂、变电站以及工矿企业的动力引入(或引出)线,当需跨越江河、铁路等时也常用它;而随着城市用电剧增,又希望少占地,在不少国家还将电力电缆用作城市的输配电线路以及工矿企业内部的主干线路。电力电缆输电是一种地下的送电线路,与架空线路相比较各有其优缺点,通过一百多年的应用,电缆线路显示了以下特点。
电力电缆优缺点
①占地少这是电缆突出的优点。如一个110kv及以上进线的普通变电所常有四五十条的10、35kv出线,如果都采用架空线路出线的话,考虑安全与检修方便就不能过多的进行同杆架设(不能重叠过多),这样多的架空线路走廊需占地简直是无法想象的。而用电缆线路只要建筑一条
2m×2m的隧道就能将全部出线容纳。又如机场、港口等无法用架空线路的地方,只能用电缆来供电,因而电缆越来越被广泛使用。
②供电可靠架空线路易受台风、暴雨、雪、雷电、交通事故、放风筝、外力损坏和鸟害等自然或人为的外界影响,造成断线、停电或其他故障。而电缆线路除了露出地面的户外终端部分外,不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人为损坏亦可减少到很小的程度,因此电缆线路供电的可靠性好。
③触电可能性小架空线路断线时经常会发生人、畜触电伤亡事故,而电
缆线路埋于地下,无论发生何种故障,由于带电部分在接地屏蔽部分内,只会造成跳闸,不会对人、畜有任何伤害,所以比较安全。
④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因数电缆的结构相当于一个电容器,一条1km长、10kV三芯240平方毫米的电缆,,。这对改善系统的功率因数、提高线路输送容量、降低线路损耗大有好处。而架空线路相当于单相导体,其电容量很小(可忽略不计),这是电缆线路的又一突出的优点。
⑤运行、维护工作简单方便电缆线路在地下,维护量小,故一般情况(充油电缆线路除外)只需定期进行路面观察防止外损及2—3年作一次预防性试验即可,而架空线路易受外界影响和污染,为保证安全、可靠地供电,必须经常做维护和试验工作
⑥有利于美化城市,具有保密性架空线路有碍城市上空的观瞻,而电缆线路埋于地下,街道易整齐美观,并且在没有图纸情况下,一船是无法知道其走向的,因此需要进行保密的工程,均采用电缆线路来进行供电。
①投资费用大同样的导线截面积,电缆的输送容量比架空线小。而且,如采用成本最低的直埋式来安装一条35kv电缆线路,其综合投资费用为相同输送容量架空线路的4—7倍。
②线路不易变更电缆线路在地下一般是固定的,所以线路变更的工作量和费用是很大的。因电缆的机械保护层在地下易腐蚀,故安装后不易再搬迁。
③线路不易分支一条输电线路往往需接上很多用户,这在架空线路上可轻而易举进行分支接到用户的。但是,电缆线路在地下,需与地隔离,并且需相间隔离,中间分接以后的绝缘和密封不好处理。
④故障测寻、修复困难架空线路发生故障一般都可直接观察到,较短时间内即可修复,而电缆线路在地下,故障点是无法看到的,必须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测量,并且必须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才能准确测寻,比较费时。而且找到故障点后还要挖出电缆,做接头和进行试验,一般修复时间是架空线路的很多倍。
⑤电缆接头附件的制作工艺要求高、费用高电缆导电部分对地和相间的距离都很小,因此对绝缘强度的要求就很高。同时为了使电缆的绝缘部分能长期使用,故又需对绝缘部分加以密封保护,对电缆接头附件也必须同样要求密封
电力电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