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
1
gao6999@
中国文化艺术欣赏
高沁翔
Chinese Culture & Art
Qinxiang , Gao
2017年12月16日
2
第二讲跟着音乐去旅行
A Tour Follow Music
音乐三要素:旋律、和声、节奏
2017年12月16日
3
Topic 1. Pentatonic scale & Chinese music
先秦乐律学:关于音阶和十二音这样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 后世文献一般认为“商以前但有五音”,至周代始有“七音”。若根据传说,大概到了周代末年,我国就已经有了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了
2017年12月16日
4
三分损益法(五度相生律)
三分损益法是齐桓公时的相——《管子·地圆篇》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三分损益”的意思是把一根一定长度的发音管为准,把它减掉三分之一长,就形成了下一个律管,再把这个新律管加上其自身的三分之一长,便又产生出一个新的律管来。这样延续的一损一益,便产生出十二律。“三分损益法”每制出新的律管与原律管的音高都是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又上方五度,再下方四度……的关系,但需要再按音高次序调整排列,才能得出十二律,所以它又叫“五度相生律”
2017年12月16日
5
基本音阶构成音特征
大调音阶 1-2-3-4-5-6-7 大调的基本形式
自然小调 6-7-1-2-3-4-5 小调的基本形式
中国五声音阶 1-2-3-5-6 中国民族音阶
宫-商-角-徴-羽(无4、7)
日本五声音阶 6-7-1-3-4 日本都节调式
(无2、5)
十二平均律,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振动数之比完全相等。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二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一个大二度则是两等份。
十二平均律的纯五度音程的两个音的频率比(即 2 的 7/12 次方)与 非常接近,人耳基本上听不出“五度相生律”和“十二平均律”的五度音程的差别。
2017年12月16日
7
“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金类:主要是钟,钟盛行于青铜时代。
石类:各种磬,质料主要是石灰石,青石和玉石。
丝类:各种弦乐器。琴、瑟、筑、琵琶、胡琴、箜篌等。
竹类:竹制吹奏乐器,笛、箫、箎、排箫、管子等。
匏类:匏是葫芦类的植物果实,主要是笙、竽。
土类:就是陶制乐器,埙、缶、陶笛、陶鼓等。
革类:主要是各种鼓,以悬鼓和建鼓为主。
木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有各种木鼓、敔、柷。
2017年12月16日
9
中国乐器
古琴
瑟
筝
2017年12月16日
10
中国乐器
铙
排箫
曾侯乙墓编钟
箜篌
第二讲 跟着音乐去旅行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