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课程教案
教师:张世友
第一课 基本跳
教学意图:
本课教学以“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以人为本,注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在锻炼中培养体育意识,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的新理念。本课在教学中以跳绳为载体展开教学,采用灵活多变、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能力,培养一种轻松、愉快、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育、玩中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通过跳绳的练习发展学生的跳跃和协调能力。
:巩固复习并脚跳的方法,进一步掌握1-2种绳子单人跳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练习使学生树立信心,积极上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学会相互配合,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学习
内容
场地器材
短绳若干
教 学 重 难 点
,培养团结合作能力,掌握双人跳的方法。
。
效率曲线
顺序
时间
达成
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
负荷
要求
场地
布置
准备部分
3分钟
。
,汇报出勤人数。
,宣布课的内容。
。
,渲染氛围
、静、齐。
,精神饱满地进入学习。
小
开始部分
5分钟
,同时起到热身的效果。
第一部分
,集体模仿。
。
、组织、鼓励学生创新模仿练习。
,任选各种玩法,体验玩绳的乐趣。
,积极参与的同时敢于尝试、大胆创新。
中
第二课时 步伐跳
教材分析:
跳绳时小学生十分喜欢的一种体育活动,设备简单,容易开展,通过跳绳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上下肢肌肉、关节、韧带和内脏机能的发展,对于发展弹跳、灵敏、协调性等具有显著作用。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并脚跳、单脚交换跳的动作方法,提高弹跳能力。
2、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身体素质,增强体能,促进身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3、激发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热情,培养良好的团结合作的精神,积极进取,乐观开朗。
教学重点:摇跳结合,选好跳起时机。
教学难点:有节奏的摇跳,上下肢协调配合。
教学方法:练习、展示等教学方法。
场地器材:短跳绳35根、平整场地一块。
教学过程:
一、上课常规:(约3分钟)
1、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内容。
2、宣布教学内容。
3、教师提出要求。
4、进行安全教育。
队列练习:
(1)原地四面转法练习。
(2)解散、集合练习。(要求:做到快静齐)
二、辅助性练习:(约8钟)
1、并脚跳练习。10次×4组(要求:上臂夹,小臂屈起,脚跟不着地。后两组加抖手腕)
2、单脚跳练习。10次×4组(要求同上,每组加抖手腕。最后一组取跳绳。)
三、学习跳短绳:并脚跳、单脚交换跳。(约16分钟)
动作方法:
(1)并脚跳:上臂夹,手屈起,手腕一抖绳抡起,先抡绳,后跳起,两腿弯曲脚跟不着地。
(2)单脚交换跳:握绳与摇绳方法同前,当一只脚跳过绳后,另一只脚迅速落地,交换跳数次。
组织队形:
四、列横队,面向老师
步骤:
1、教师讲解握绳和调绳的动作方法,并示范。
2、教师讲解跳绳的方法,并示范。
3、学生练习单手摇绳及握住绳两头摇绳。(抖手腕。速度先慢并逐渐加快。)
4、学生练习双手前后摇绳。
5、将绳摇至脚下,跳过跳回数次。
6、学生练习连续并脚跳。看谁跳的多。
7、学生练习单脚跳,看谁跳的多。
8、学生练习单脚交换跳,看谁跳的多。选择跳的好的示范,计数时前后同学计数。
五、游戏:拔河比赛(约10分钟)
方法:将每组同学的绳收起,合在一起做拔河绳。两个同学一组,进行拔河比赛。
规则:谁的脚先离开地面,判为失败,对方获胜。
组织:学生分成4组
步骤: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练习,教师评价。1次
3、学生比赛。选出班里的大力士。2-3次
六、放松活动(约2分钟)
徒手操:放松上下肢
七、结束语(约1分钟)
1、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2、回收器材。
3、师生
跳绳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