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
备案号:23612-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发布
2008-03-01实施
2008-02-29发布
馆藏青铜器病害与图示
The bronze collections diseases and the graphic symbols for diseases
WW/T 0004—2007
WW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行业标准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青铜器病害与图示 2
5 青铜器腐蚀产物 5
6 青铜器铸造信息与修复痕迹图示 5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青铜器病害图示使用范例 6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青铜器铸造信息图示 7
附录 C (资料性附录) 青铜器修复痕迹图示 9
表1青铜器病害图示 3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为推荐性文物保护行业标准。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铁付德、胥谞、张月玲、潘路、姚青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馆藏青铜器病害与图示
范围
本标准定义了馆藏青铜器病害的基本术语,并规定了馆藏青铜器病害的图示。
本标准适用于博物馆、考古所等文物收藏保管单位所藏青铜器病害的记录与图示。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123-2001 金属和合金的腐蚀基本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
青铜器 bronze
青铜器是指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以铜锡铅合金为基体材料的器具。在含义上青铜器同青铜质文物。
馆藏青铜器 bronze collection
馆藏青铜器是指脱离开原有环境,收藏或陈列于博物馆和其他文物单位库房或展厅的青铜器。
青铜器病害 diseases of bronze collection
青铜器的病害是指青铜器因物理、化学及生物因素而造成的损害。
青铜器腐蚀 corrosion of bronze collection
青铜器的腐蚀是指青铜器基体材料与周围环境介质发生化学、电化学反应或生物作用而受到破坏的现象(GB/T 10123-2001)。
青铜器腐蚀产物 corrosion product of bronze collection
青铜器腐蚀产物是指青铜器在腐蚀过程中生成的新的物质。
青铜病 bronze disease
青铜病是指青铜器上含氯的腐蚀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与青铜器基体发生循环腐蚀致使青铜器逐步粉化损坏的现象。
土锈 soil rust
土锈是指青铜器表面由土和铜锈的混合物构成的附着物。
青铜器病害图示graphic symbols
以图形为主要特征记录表示青铜器病害类型的符号,主要用于青铜器病害图的绘制。
青铜器病害与图示
青铜器病害
青铜器的病害包含残缺、裂隙、变形、层状堆积、孔洞、瘤状物、表面硬结物、通体矿化、点腐蚀、缝隙腐蚀、全面腐蚀。
残缺
残缺是指青铜器受物理和化学作用导致的基体缺失。
裂隙
裂隙是指青铜器表面或内部开裂形成的缝隙。
变形
变形是指青铜器因受外力作用导致形状发生的改变。
层状堆积
层状堆积是指青铜器因发生层状腐蚀而导致其腐蚀产物分层堆积的现象。
孔洞
孔洞是指青铜器腐蚀形成的穿孔现象。
瘤状物
瘤状物是指青铜器表面的瘤状凸起物。
表面硬结物
表面硬结物是指青铜器表面覆盖铭文和花纹的硬质覆盖层。
通体矿化
通体矿化是指青铜器因腐蚀程度过重而导致器物整体矿化呈酥松发脆状态。
点腐蚀
在点或孔穴类的小面积上的腐蚀叫点腐蚀。这是一种高度局部的腐蚀形态,孔有大有小,一般孔表面直径等于或小于它的深度,小而深的孔可能使金属穿孔;孔蚀通常发生在表面有钝化膜或有保护膜的金属。
缝隙腐蚀
金属表面由于存在异物或结构上的原因而形成缝隙(如铆缝﹑垫片或沉积物下面等),缝隙的存在使得缝隙内的溶液中与腐蚀有关的物质迁移困难,由此而引起的缝隙内金属的腐蚀,称为缝隙腐蚀。
全面腐蚀
腐蚀分布在整个金属表面上(包括较均匀的和不均匀的)。在全面腐蚀过程中,进行金属阳极溶解反应和物质还原反应的区域都很小(甚至是超显微的),阴、阳极区域的位置不固定,在腐蚀过程中随机变化,结果使腐蚀分布非常均匀,危害也相对小些。
青铜器病害图示
青铜
馆藏青铜器病害与图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