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绍兴属教育科学2009年规划课题申报评审简表-Clementinecove.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课堂问题设计最优化让高中化学教学更有效

浙江省萧山中学 311201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持续不断的活动。”由此可见,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核心是优化问题设计。优化问题设计对促进三维目标达成,学生思维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中问题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优化问题的启发性、层次性、梯度性、适时性、目的性、互动性六个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通过优化课堂问题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化学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问题设计优化有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学科课时少,内容多,课后学生时间紧,如何在有限时间内提高化学课堂效率,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行为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静观课堂的这些变化,师生互动更多地有其形式而无实质。其中,在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无效提问现象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浅显琐碎问题过多,没有方向性;二是重结论轻过程,提问流于形式,用优生的思维代替全班学生的思维;三是提出的问题不科学,或太浅或太难,或可有或可无,无层次无坡度;四是候答时间过短,学生无法充分思维;五是教师评价枯燥,给予学生的反馈缺乏针对性。
不管专家如何定义有效教学,有一点可以肯定,即教学的有效性总是指向二个维度:第一,教学的质量如何;第二,教学的效率怎样。根据专家的观点和新课程理念,我们对有效教学的解读是:一是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指标;二是以教师教学方法的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三是关注教学效率,要求教师有时间和效益的观念;四是以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关注自身的发展为基础,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中优化问题设计是形成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的关键环节。因此,能否有效地设计问题,直接影响到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课改的成败。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问得好即教得好。”好的课堂提问具有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等教育功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有法”,指遵循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师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要通过提问启发、诱导、点拨,甚至讲解,使学生由不知到知,不懂到懂。“无定法”,指因生而异,因课而异,因势利导,让课堂更精彩,让教学更有效。
一、优化问题的启发性,提高教学有效性
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灵魂,好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助燃剂”。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这就要求教师把教材中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与冲突作为问题设计的突破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案例1:《钠的化合物》引课教学片段:
如“钠的化合物”一节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什么物质能灭火?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水。当即我向一团棉花上滴加水时,棉花竟然燃烧了起来,这种现象在学生心中产生了认知冲突,也就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
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点明事先在棉花上放了一些过氧化钠后,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教学的主题,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索冲动。又如,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中关于盐溶液酸碱性的原因的“活动

绍兴属教育科学2009年规划课题申报评审简表-Clementinecove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lmus1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17-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