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何奔腾
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学科
发展的动力:电力系统的需要
发展的手段:相关科学技术的新成就
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
保护: 保险丝
继电: 由继电器来控制开关
核心工作:判断
信息来源:电流、电压等电气量及一些状态量
理论工具: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信号处理方法
相关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
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
速动性
灵敏性
选择性
可靠性(可依赖性、安全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构成
测量:传感回路、信息采集、滤波和算法。
判断:故障分析、逻辑判别、定值门槛
执行:控制开关行为的具体电路
信息记录:故障录波、事件记录、通讯
学科特点:理论与实践并重
继电保护技术发展历史
基本原理
实现手段
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
19世纪末:过电流保护原理(熔断器)
1905~1908年:电流差动保护
1910年:方向性电流保护
20年代初:距离保护
30年代:高频保护(纵联方向比较式保护)
实现手段
三个阶段,两次飞跃
50年代:由机电式到半导体式
80年代:由半导体式到数字式
数字式保护典型硬件系统
电力系统
运行人员
信号变换与调理
采样及A/D转换
跳闸继电器
打字机
扳键及键盘
触点输出
计
算
机
系
统
自动化系统
通讯
触点输出
硬件系统资源举例
32位单片机和数个DSP构成数据处理系统
其它资源:256KB的程序存储器,1MB的数据存储器,256KB的闪存存储器
32位单片机构成的通讯和人机接口系统
内部CAN网,外部以太网接口,外部232/485网接口
14~16位A/D构成的数据采集系统
测量新技术
测量的两个问题:测量精度和远方测量
传统测量方法的局限
推动测量技术发展的四个相关技术
-光纤通讯技术
-新型传感器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新技术讲座(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