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便秘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许小琴陈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广州 510060)
【摘要】分析总结老年人便秘的患病情况,便秘的原因及危害,重点总结概括老年人便秘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饮食和按摩指导、排便习惯指导、药物使用指导等,帮助老年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便秘;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2-0293-02
尽管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识在不断加强,然而老年人便秘现象非常普遍,是影响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医护人员面临的一个难题。本文综述分析老年人便秘发生的原因,便秘的危害性,重点介绍老年人便秘的护理对策,希望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
我国国家“九五”攻关资助项目中对北京、上海、广州等6个城市8252名年龄超过60岁的常住老年人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加,%~%[1]。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患病率可高达80%[2]。
便秘时,有害物质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被吸收入血液,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如头晕、乏力、精神淡漠、食欲减退等,给老年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痛苦。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便秘严重时,可因用力屏气排便使血压突然升高,血管破裂,发生急性脑出血等[3]。便秘可导致肠内致癌物长时间不能排除而增加患结肠癌的危险。
肠蠕动缓慢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肠蠕动频率降低,肠道中的水分相对减少,粪便干燥导致大便干结。有些老年人肛门周围肌肉紧张收缩,很难产生便意,使粪便长时间滞留肠道内引起便秘。
精神体质欠佳
精神紧张、心情抑郁的老年人多数有便秘症状,这是因为神经调节功能紊乱的缘故。一些慢性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衰弱等患者可出现便秘症状。
药物因素
许多老年人患心脑血管疾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一些抗高血压药物可引起便秘[4]。
体内缺水
有报道饮水量<500ml/d的人群便秘患病率高[5]。当肠道吸收过量水分时,就会发生便秘。身体一旦缺水,肠道就会吸收更多水分予以补充体液,从而导致大便干结。
排便习惯
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以致影响了排便的反射或因体质较差,腹肌收缩减弱,无力排便,引起便秘。有痔疮的老年人因害怕排便时的疼痛而有意去控制排便,由此产生便秘。
牙齿脱落
牙齿的脱落使老年人不愿吃含纤维的食物,而经常吃细软的食品,导致体内长期缺乏含纤维的食物及蔬菜,因而不能刺激肠蠕动。
消化功能减退
老年人消化功能的减退致使消化酶分泌减少,胃酸缺乏,小肠吸收功能差,使食物经过胃肠的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引起粪便干燥[6]。
饮食指导
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饮食习惯,鼓励适当增加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韭
菜等,必要时可食用能产气的食物,如洋葱、黄豆、萝卜等,以刺激肠蠕动。老年人牙齿不好,不能进食较硬的粗纤维蔬菜、水果,指导家属将蔬菜切成细末煮烂,将水果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与护理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