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药炮制对临床药效的影响.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药炮制对临床药效的影响
许慧(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辽宁沈阳 110034)
【摘要】中药炮制为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是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理论,遵照医疗、调配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其自身性质,对临床使用的中药进行使用前的各种加工及处理。通过炮制可以使中药达到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及目的。
【关键词】中药炮制临床药效影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093-02
中药炮制为我国传统中医学中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是根据我国传统的中医、中药理论,遵照医疗、调配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以及药材其自身性质,对临床使用的中药进行使用前的各种加工及处理[1]。通过炮制可以使中药达到最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以及目的。进行中药炮制的目的是在于更好的保存、提高药效以及降低、取消毒副作用,使中药更适应制剂、配方的需要,进而使中药更好的发挥其疗效,确保临床使用安全。本文对中药炮制对临床药效的影响进行论述,现报告如下:
1 中药炮制的内涵
中药炮制的内涵主要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中药炮制的广义是指将药材进行净制、切制或者炮炙等操作制做成为一定规格的中药饮片来适应临床医疗以及调配的需要;中药炮制的狭义是指按照中医理论和一定工艺流程使得中药饮片增强疗效或者减少毒副作用,进而满足临床需求。主要是为了让中药材能更好的发挥临床疗效[2]。中药在其炮制前后,其药材成分的质和量均有所不同,在临床疗效上也有一定差别。中药炮制的方法主要包括有:修制、火制、水制、水火共制、发酵、发芽、制霜等。
2 中药炮制的作用
、副作用
我国的中医很重视对一些有毒药物的加工、炮制。中药中有部分药物虽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却因为毒性或者副作用十分大,在临床使用时会存在用药不安全的情况,所以对其通过炮制使其降低毒性或者副作用,使患者在服用后不会引起中毒或者产生不良反应。例如:中药川乌和草乌在临床治疗风湿病方面效果十分理想,但是它们却有比较大的毒性,通过炮制进行加热,或者用甘草水、黑豆水进行煮蒸,可以显著减轻川乌、草乌的毒性,因为炮制破坏了其有毒成分的含量[3]。还有将马钱子进行炒制以及用香油炮制,斑蝥用米炒炮制,对巴豆进行去油、去皮、制成霜等这些炮制操作,都是为了帮助降低药物的毒性以及副作用。
、改变药性
部分中药在临床使用中,会因为性味偏盛而会给治疗带来一些副作用,太寒会伤阳,太热会伤阴,而过酸会损齿伤筋,而过苦会伤胃耗液。所以为了更好的针对不同患者的体质以及病情,需要对一些性味大寒、大热、过酸、过苦的药物进行炮制加工,缓和其药性,更好的进行临床治疗,也会通过炮制改变其原来的功效,增加一些新的功效。例如:麻黄生用十分辛散,其解表的作用比较强,而通过蜜制后其辛散的作用会有所缓和,而止咳平喘会出现作用增强;还有,生地黄主要功效为清热凉血,而经过制熟后会出现滋阴补血的功效,其清热凉血的功效发生改变;蒲黄生用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在炒炭后会有止血的功效;中药生大黄在没有炮制前本来是通便下行的药物,在经过酒制之后,变成了上行清降火的药物;生品厚朴具有燥湿行气,降逆平喘的功效,并且生品比较峻烈,味辛辣[4],会对服用者的咽喉有一定的刺激性,而经过用姜汁的炙后可以消除对患者咽喉

中药炮制对临床药效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