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中间、带两头,纲举目张
———以全纳教育理念激活中等学生英语学习的思维
方敏
(富阳市富春中学,浙江杭州311400)
全纳教育是1994 年6 月10 日在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主张“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该教育思想提出不久,就得到了人们高度重视,已经是21 世纪世界各国学校教育的潮流。用“全纳教育”思想指导英语教育,培养、提高中等学生的学习思维也是大势所趋。
一、运用全纳教育“教学观”理念,在示范中激活中等学生的定向思维
在一次练习中有这么一个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谈谈九年级的周末应该如何度过?发生了哪些变化?优秀的学生一看这个题目就知道谈变化该用used to 这个短语,因为九年级的第一单元就学了used to 这一短语。但是对于中等学生而言,尽管他们中有的学生是知道这个短语的意思,可惜在用起来的时候一点也不顺手,还有较多的中等层面的学生就是怎么也想不到应该用used to。这些学生思维的明显特征是定向、呆板,在单词﹑词组听写上不错,可是光会背,不会运用。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课程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要。因此,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这时使用“示范”这一教学手段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所以说,示范对中等生来说是相当重要的,而且也是必要的。
二、体现全纳教育“平等观”理念,在阅读中激活中等学生的记忆思维
读英语是初中英语教学常用的方式,一般的“读”往往是能清楚地听到学习优异的学生的声音,而对于中下等学生而言,往往是含糊地附和着跟着。尽管这样的教学情况确实是存在的,但是也是与“全纳教育”的“平等观”理念是不相融的。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不仅要有平等的坐在教室求学的机会,而且要求教师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例如,教初三的教师也经常会发现一些原来基础较差的同学,进入初三想要好好学英语了,力气也化了很大,可收效甚微。单词的识记是他们最头痛的问题。前一天晚上花时间去记了,可第二天到听写时又都忘得差不多了;或者是在听写前猛记,听写时是勉强写出了,可过了一段时间做练习时,又不认识这个单词了。要想使这部分学生能尽快赶上来,就得要先扫清记单词这个障碍。这也促使了笔者去思考一些问题:记单词的办法有很多,如可通过联想法、构词法等去记单词,不过笔者认为对初中生来说,要使单词记得牢,最重要的是会读。学生听写本中的很多错误都是单词不会读或读的不准造成的。如frist(正确的拼法为first),sercet(正确的拼法为secret),improtant(正确的拼法为important) 等这些错误的拼法;true 和sure 也经常会弄反,写成ture 和srue等。
三、通过全纳教育“价值观”理念,在引问中激活中等学生的推理思维
通常,在班级中,如果有学生在学习上产生了困难,往往被认为是学生个体的事,是他与其他人不同,是他有个人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也仅仅是关注他的个人问题。而全纳教育认为,在学校班级里,学生的学习或活动有困难,或有问题,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问题,
抓中间、带两头,纲举目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