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LOGO
《乡土中国》 ——费孝通
费孝通(1910-2005),字彝江。祖籍江苏吴江。1936年赴英留学,1938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副教务长。1949年历任中央民族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曾任全等职。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民族与社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行行重行行》等。
曾获美国马林诺夫斯基纪念奖、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的赫胥黎奖章、美国大英百科全书奖、日本福冈市亚洲文化大奖、菲律宾“麦格赛”社会领袖奖等奖项。
费老简介
这本书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根据他所讲授的“乡村社会学”的课程内容所写成的。是他在大量的社会调查与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它以其对传统中国农村社会的经典概括和描述而闻名于世。书中试图回答“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重大问题。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还参照了一个“他者”,即西方社会。
这本书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内容概述
乡土中国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
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
家族男女有别礼治秩序
无讼无为长老统治
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
目录
乡土中国
《乡土中国》一书结构图
本书共包括十四篇,从各个角度论述了乡土中国。
首篇《乡土本色》
次篇《文字下乡》
第三篇《再论文字下乡》
开宗明义,点明中国社会的乡土性。
从时间格局中说明乡下人没有文字的需要,
进一步为被指作“愚”的乡下人作辩护。
从文字的产生与功用的角度说明在乡土社会文字是多余的。
第四篇《差序格局》
阐明了差序格局这一全新的概念,并与西方
的团体格局作比较。
06
07
05
中国差序格局下,缺乏团体道德,难以找到一个笼统的道德观念,道德依附于差序的人伦存在。
区别了“家”与“家族”,并具体论述了它们的性质特点。中国的家族主轴是纵的,而夫妻成了配轴。
第七篇
《男女有别》
第五篇
《维系私人的道德》
第六篇
《家族》
探讨了中国传统感情定向的基本问题,用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比分析了乡土社会男女隔阂的原因。
8《礼治秩序》
说明了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在乡土社会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礼治社会中人们是主动的服从和成规。
9《无讼》
点明了中国在从乡土社会蜕变的过程中法治秩序与礼治秩序的矛盾,现行的司法制度在乡下发生了很多的副作用。
10《无为而治》
论述了社会冲突中的“横暴权力”与社会合作中的“同意权力”,但在农业性的乡土社会中“无为”的政治是最现实也是最理想的。
11《长老统治》
指明在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中,与“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并存的还有教化式的权力,中国政治性质用民主或不民主形容都是不合适的,于是作者使用了“长老统治”一词。
第十二篇
《血缘与地缘》
说明血缘是身份社会的基础,而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在亲密的血缘社会中契约是很难生存的。
第十三篇
《名实的分离》
论述了在长老统治下,注释的变动方式可以引起名实之间的极大分离,虚伪在这种情景下是必须的。
第十四篇《从欲望到需要》
详细区分了欲望和需要,在乡土社会中自然已经做好选择,人们只需靠经验按欲望去行事,而城市却不然。
小结
费先生用这十四章客观全面的描述了中国社会的本质——乡土性,揭示出中国现代社会的变化改革与传统社会所遗留的思维观念相冲突。而在分析中国社会本质的同时也提出了他的远瞻性的建议,从而更有利于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

乡土中国读书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wenfei1314
  • 文件大小1.11 MB
  • 时间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