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的个案护理病例
康复科
查房主要内容
、好发血管、临床表现
、临床检查、治疗
病情简介
病情:
患者王文彬,男,53岁,于2013-02-05因“头晕,四肢无力13小时,”入院,头颅磁共振显示:脑干,双侧小脑多发急性梗塞灶,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前后动脉狭窄。肺部CT示两肺气肿,多发肺大泡,两肺散在慢性炎症。于03—02日11:46病情稳定转入康复科继续治疗
入院情况:
平车推入病房,中度昏迷,气管切开,吞咽障碍,鼻饲饮食,留置导尿。被动卧位,四肢肌张力增高,左上肢肌力3级,余肢体肌力0级,左侧巴氏征阳性,右侧阴性。右上肢及双下肢伸肌痉挛,改良Ashworsh评定:右上肢III,双下肢IV,刺痛双上肢及右下肢可屈曲,双侧病理反射阳性。
诊断:脑梗塞
高血压病
缺血性
出血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栓形成
腔隙性梗死占70%
脑栓塞
【脑血管病分类】
【脑梗死临床表现】
好发于中年以后,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病人
起病:较缓,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
1-3天达高峰
先兆:部分病人在发作前有前驱症状(头痛、
头晕等)约25%人有TIA发作史
多数病人无意识障碍及生命体征的改变
【肺大泡概念】
肺大泡继发于肺炎或肺脓肿者多见于婴幼儿,有单发的也有多发的。因有炎性病变,小支气管黏膜有水肿,造成管腔部分阻塞,产生活门作用,空气能进入肺泡而不易排出,肺泡内压力增高,肺泡间隔逐渐因泡内压力增加而破裂,乃形成巨大的含气囊腔,临床上称之为肺大泡。
【肺大泡的临床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大泡的最好方法。
透视和呼气相胸片:有助于发现肺大泡,因呼气时气体滞留使肺大泡体积显得相对增大,边缘更加清楚。
CT检查:可发现胸膜下有普通胸片不易显示的直径在1cm以下的肺大泡。
肺血管造影:可准确表现肺血管受损的程度,以及肺大泡周围血管被压挤的情况。
【肺大泡治疗】
无症状的肺大泡不需治疗,伴有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的患者,主要治疗原发病变。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
肺大泡体积大,占据一侧胸腔的70%~100%,临床上有症状,而肺部无其他病变的患者,手术切除肺大泡。
肺大泡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可以经胸穿、胸腔闭式此流等非手术疗法治愈。
脑梗塞的个案的查房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