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超声诊断价值
王漠璇刘炜(抚顺矿业集团总医院 113008)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超声检查征象、特征与实用性,以提高术前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有病理诊断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资料39例,对超声图像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早期筛查、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高频超声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073-02
临床多数PTMC处于亚临床状态,甚至终生不发展为显性癌,但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可发生淋巴结转移,甚至发生远处转移,具有侵袭性发展的特点,因此提高PTMC的诊断准确率并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可做到防患于未然.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健康体检及门诊就医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住院手术病理证实的最大直径<10 mm的PTMC患者39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1例,年龄28~63岁。
使用仪器美国GE公司的 Voluson E8 ,荷兰Philip公司的IU22型超声诊断仪,频率为7~12 MHz的高频超声探头。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颈部,进行纵切、横切、斜切扫查,详细探查甲状腺结节数目、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及周边有无声晕、纵横比、内部结构及有无微小钙化灶、结节内部及周边血流与分布情况,同时检查双颈部、双锁骨上区是否有肿大淋巴结及其回声特点。
2 结果
本组术前超声提示PTMC的26例,可疑PTMC的9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
腺肿的4例,%。PTMC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实性极低回声结节,表现不均匀或均匀,可见微小钙化,周边无声晕,以内部血流为主,颈部淋巴结伴有多个“砂粒样”微钙化,且部分淋巴结内部回声极其类似原发病灶回声,病理证实PTMC伴淋巴结转移。综上所述,发现甲状腺结节呈低回声或极低回声,结节内伴有微钙化及L/T(纵横比)多≥1,结节内血流丰富并出现高速高阻血流时应该高度怀疑。在检查过程中,淋巴结转移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及确诊有一定价值。
3 讨论
甲状腺微小乳头癌(PTMC)是指直径≤10mm特殊类型的甲状腺癌,因其体积较小,一般触诊不清,又称隐匿性癌,故临床诊断难度很大。超声因其无创,实时监测,诊断快捷准确且价格适宜等优点,已用作甲状腺疾病的常规及首选检查方法,本文对39例PTMC患者超声图像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表现进行分析,探讨超声对PTMC的诊断价值,确定PTMC可在早期就被发现。
目前超声声像图特征已取得基本共识,现讨论如下。
本组PTMC单发多于多发其中7例合并良性结节,提示微小癌可与其他良性结节同时发生;因此对于多发病灶需逐个结节仔细探查,减小漏诊及误诊。
形态及边界本组PTMC超声观察病灶形态不规整,可出现蟹足样向周围浸润。一般结节越小其边界反倒清晰,随着癌肿不断向外浸润增大,边缘不规则及界限模糊就越容易显现,且结节纵横比大于1[1]。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超声诊断价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