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讲座
. 3145 7489:;45
关于钢筋搭接连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讲座(二)
程志军 徐有邻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摘要】本文介绍了钢筋绑扎搭接连接的传力机理及验收规范中有关规定的技术背景,供设计、施工人员在工程应用中参考。
! 钢筋连接的机理
(-)受力钢筋连接的基本要求
钢筋定长供料,长度小于结构尺寸;加工切断后,余料要加以利用,均存在连接问题。受力钢筋连接的基本要求如下。
! 承载力( 强度):被连接钢筋必须能够完成全部应力的可靠传递,这是所有连接接头的起码要求。
" 刚度( 变形性能):钢筋的连接区段受力时抵抗变形的能力(割线模量)应尽量接近整体钢筋的弹性模量; 否则会引起连接区段较大的伸长变形,且导致该区段各钢筋受力不均匀,并形成较大裂缝。
# 延性(断裂形态):如由于连接方式的缺陷, 受力钢筋在连接区段内发生无预兆的断裂破坏,会影响结构的抗震性能和安全。
$ 恢复性能:弹性钢筋在偶然超载下引起裂缝和较大变形;但在超载消失后,可以基本闭合裂缝, 回复变形。连接接头应具有相近的性能。
(’)钢筋连接的主要规定
任何形式的钢筋连接都是相对于整体钢筋的削弱,故规范对钢筋连接作出以下规定:
! 接头位置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 同一受力钢筋宜少设接头;
# 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
$ 连接区段内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
!!!!!!!!!!!!!!!!!!!!!!!!!!!!!!!!!!!!!!!!!!!!!
!———测针贯入深度!""#,精确至$%$&""。上述测强曲线是在混凝土强度范围为&’%$!
()%*+,- 建立的,不应外推。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混凝土原材料、生产工艺、气候条件等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在一个地区建立的测强曲线,在另一地区未必适用。为提高检测精度, 可采用钻取芯样的办法对测强曲线加以修正;&/$"" 的立方体#进行修正。原则上希望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优先采用专用测强曲线。
需要指出的是,采用《规程》规定测得的混凝土强度与现行标准《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标准》中所说的混凝土强度是有区别的。主要区别在于针贯入法检测的对象不是标准方法制作的边长为&/$"" 的立方体试件,而是已浇筑成的结构混凝土,龄期也
往往不是’01。按照《规程》计算得到的混凝土强度批推定值,相当于被测结构在所处条件及龄期下,边长为&/$"" 立方体试件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2保证率的强度值。当按批抽样检测的构件全部测点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标准差过大时,说明已有某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在起作用,这些测区不能认为属于同一母体,不能按批进行推定。
在采用《规程》的规定进行检测时,不应忘记事先对所用的贯入仪进行标定。贯入仪本身属于一种量具,其是否处于标准状态对所测结果的精度至关重要。
针贯入法虽然操作简便,安全可靠,但是,仍然需要认真消化、理解该检测技术的原理,在做检测工作之前应做好该检测技术的储备工作。
·*!·
工程质量!""#$%& $’
*
规范讲座
89:;< =;7>?@;
(!)原规范的缺陷
原规范沿用原苏联上世纪的规定,要求“受拉钢筋搭接时, 截面的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得超过"#$”。这里有几个问题:
关于钢筋搭接连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42002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