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炳强(广西岑溪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543200)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急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 58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50~350ml,平均80ml。术后对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因胆囊管上钛夹处破裂致使术后第2d出现胆漏。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且痛苦轻,对于治疗急性胆囊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1-0125-01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其典型临床特征为右上腹阵发性绞痛,伴有明显的触痛和腹肌强直。在我国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病,位居急症腹部外科疾患的第2位,仅次于急性阑尾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创伤小、痛苦轻,适用于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等一般的胆囊切除术。现将我院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
一般资料:我院自2010年4月—2011年4月共收治了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在28岁~75岁。急性发病时间8 h~11d,不大于3 d者45例,大于3 d 者15例,;临床表现:胆绞痛50例,恶心呕吐42例,上腹持续钝痛22例,畏寒、发热30例,局限性腹膜炎20例,血常规均中性粒细胞升高或白细胞升高。B超提示胆囊壁增厚、胆囊肿大、胆囊结石、有胆囊管或壶腹部结石嵌顿声影[1]。术前B超确诊55例,术中确诊
5例
2方法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定压为12~15mmHg。手术器械的置入给予四孔法行腹腔镜手术,探查腹腔了解胆囊区粘连情况,显露肝门、胆囊及肝十二指肠韧带。胆囊张力高且体积大者可先给予胆囊减压,用电钩灼穿胆囊底部,吸出部分胆汁,暴露胆囊三角,无法分离胆囊行逆行切除。
粘连不清或与周围组织粘连,先将粘连和浆膜分离。若出现术中操作较难、结石外漏及胆囊破裂胆汁溢出情况时,则于右肝下给予腹腔引流管的放置。术后给予抗生素3-4d。
3 结果
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中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8例,,开腹2例,%。中出血量50-350ml,平均80ml。手术时间55-160 min,平均80 min。住院时间4-10d,平均 5d。随访6个月-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因胆囊管上钛夹处破裂致使术后第2d出现胆漏。
4讨论
急性胆囊炎起病较急,疼痛为最主要的临床症状。病初时疼痛多局限于上腹部剑突下,较轻,呈持续性,以后疼痛逐渐加剧,转至右上腹部,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约半数病例可伴右肩背部或右腰部放散痛。大约半数以上患者有恶心,1/3以上病例有呕吐。患者常有低热,一般在38~39℃,热度高低与炎症范围及严重程度有关。 15%~30%的患者右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