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让预设与生成共舞.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牟利蓉
(成都高新和平学校成都 610000)

星期一第四节课是语文课,我要为四、一班学生上王维脍炙人口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被安排在教材的语文天地中,说明它不能像主体课文那样分析的很细,但也要知道它的意思。课前我已安排好了教学步骤:首先是为学生们介绍诗的作者及重阳节的一些情况,在老师的范读下,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出古诗,再借助工具书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最后就是背诵古诗。
上课铃一响,我就迈着轻松的步伐走进教室,师生问好后,我便开始了课前已预设好的教学步骤:“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它的作者是我国唐代的大诗人王维。王维,字摩诘……王维除诗作优美外,还擅长绘画,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评价过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题目中的九月九日是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古人有在重阳佳节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的习俗。”上课一开始,为了向学生详细介绍作者和重阳节,我便有了这一大段的开场白,台下的学生,一个个听得索然无味。不过没办法,该介绍的还得介绍完,一番“长篇大论”完毕后,我轻轻地吁了一口气,这么长的一大篇介绍,课前可花了我不少时间准备。接着,我面带微笑地说:“现在,老师就把这首诗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一遍。”在学生面前进行范读,这可是我最感到骄傲的一件事了。
记得我每每为学生朗读课文时,那饱含激情的朗读都能让他们听得如痴如醉。我信心十足,心里暗暗得意,清清嗓子,便激情朗读起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我读到“每逢佳节倍思亲”时,有几位学生早已按耐不住,在下面小声地跟读。我无法制止,只好继续读下
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看到老师没有制止,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最后一句几乎成了全班同学和我的齐读,同学们的声音完全压住了我的声音。这次我本想好好表现,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我正想批评他们不遵守课堂纪律,一个学生已等不及了,开口便说:“老师这首诗我早就会读了,我还会背呢!”“我也会背!”“我也会背!”好多学生也赶紧“逞能”。有的学生为了证明自己就迫不及待地背诵起来。顿时教室里像炸开了锅。
我知道,为了培养学生的素养,每学期都要学生背诵积累古诗词。于是我便问道:“那你们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吗?”问题一提出,教室里的确安静了不少,不一会儿,有五六只小手又举了起来,于是,我让最爱发言的魏新罗起来回答。他站起身,不慌不忙地说:“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作者一个人住在外地,每当过节时他便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他想家乡的亲人在重阳节这一天都要登高,在插茱萸时,身旁少了他一人。老师,是不是这样?”没想到诗中的意思我一字未讲,他竟能比较准确、完整地讲出来。我欣喜万分地问:“讲得真好,你是怎么知道的呀?”“我知道今天要学这首古诗,所以,昨天晚上查找了一下小时候妈妈给我买的《唐诗三百首》,上面有这首诗的解释,我看了看就记下来了。”他十分得意地说。随后,我对课前主动预习的学习习惯加以大力表扬,并接着说:“这首诗流传至今,其中有一句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所引用,它就是‘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每次遇到重阳节就加倍思念家乡的亲人。”说到这儿,我突然想到班上学生大都是外地农民工子女,他们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和

让预设与生成共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4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2-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