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药用植物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特征.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药用植物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特征
张霞(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617000)
【摘要】半夏广泛用于临床,价格较贵,而水半夏量大价低,通过对其二者基源、性状、显微鉴别,化学成分、功效的鉴别而加以区别,以供大家便于区别。
【关键词】半夏水半夏鉴别特征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40-01
1 引言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四川、湖北、河南、安徽、贵州等省均有分布,药源较为丰富,但半夏临床用量较大,半夏价格较贵,所以经常以水半夏代半夏入药。经药理研究证明,水半夏有与半夏相似的止咳、化痰作用,但止呕作用不明显,因此水半夏不宜代半夏使用。(Lodd.)Blume的干燥块茎,水半夏性温,味辛有毒,具有止痛、行瘀、消肿的功效,用于治疗头痛、胃痛、腰痛、跌打损伤、乳痈肿毒等,-。半夏性温,味辛有毒。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2 两者性状鉴别特征
半夏块茎呈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色,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水半夏块茎略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3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光滑,遍体也可见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常用有偏斜而凸起的叶痕或芽痕,黄棕色,下端有的略尖,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3 两者显微鉴别特征
半夏块茎横切面
木栓细胞10余列,常已除去,有的细胞内含茶褐色黏液状物质。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由外至内逐渐增多;黏液细胞较多,椭圆形,内含草酸钙针晶束。维管束纵横散布,外韧型或内韧型,周木型少见,导管直径4~40μm,常数个成群排列。粉末类白色:(1)淀粉粒较少,单粒类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2~ 30μm,脐点裂缝状、人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多见,较大,多由2~4分粒组成。(2)草酸钙针晶较多,散在或成束。(3)螺纹导管直径10~38μm,少为环绕导管。
水半夏块茎横切面
木栓细胞约6列,常已除去薄壁组织,靠近木栓层处有大型黏液腔,排成一圈,内含茶褐色黏液物质块。维管束纵横散布,周木型,导管排列稀疏,直径10~52μm,亦有外韧型维管束,薄壁细胞中含大量淀粉粒,黏液细胞中含草酸钙针晶束。粉末类白色或黄折色:(1)淀粉粒极多,单粒极少,圆球形,卵圆形、半圆形或多角形。直径3~14μm,脐点点状、人字状、三叉状或短缝状。复粒较多,由2~7分粒组成,有的分粒大小悬殊。(2)草酸钙针晶成束散在,有的成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针晶长14~72μm。(3)导管直径7~

药用植物半夏与水半夏的鉴别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