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总结
根据《河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的要求,开展对全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总结评估工作,认真进行总结,真实反映提升工程“十二五”期间实施进展和成效。现将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实施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实施目标责任管理,为中医药提升工程实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十二五”社会经济发展纲要,由市政府牵头,卫生、人社、发改、药监四部门联合成立了基层中医药服务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下发了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建了办公室;与各相关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指导思想、工作任务、主要措施等。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每半年督导检查一次,并通报、总结。市卫计局成立了中医科,负责全市中医药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组织实施。各市直医疗单位、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制定了实施方案,不断加大中医药工作力度,构建了提升工程良好的组织体系。
(二)以创建为抓手,大力夯实基层中医药基础。
我市自2012年以来,全市共投入150余万元以高标准建设“国医堂”“中医科中药房”、大力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抓手,大力发展基层中医药服务。
根据《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目标承诺书》中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任务要求,我市卫生局成立中医科;
9所乡镇卫生院按照要求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多种中医诊疗设备,拥有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按照中医药服务功能,继续提高中医门诊人次占比和中医处方占比,开展针灸、推拿、火罐、敷贴、刮痧、熏洗、耳压等常用中医药适宜技术项目10种。逐步提高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提供6种有中医药内容的文字资料,播放3种有中医药内容的音像资料,健康教育处方5种,设立中医药生活常识及防病治病宣传栏,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引导农村居民学习和掌握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和中医药养生办法。
全市224个村卫生室中181个村卫生室已经建设完成中医药特色性卫生室,并统一配备适宜的电针仪、火罐、刮痧板等适宜的中医诊疗设备。其中181个村卫生室配备一名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乡村医生或能中会西的乡村医生。
二、取得的成效
(一) 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面推广。
乡镇卫生院能开展中药饮片、针灸、推拿、针刀等10种中医药技术;村卫生室均能开展针灸、火罐等中医非药物治疗4项,90%的乡镇卫生院能够熟练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二)充实中医药队伍,努力提高中医药技术水平。
我市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人才。全市各乡镇卫生院执业中医(中西医)类别医师占本机构医师总数的22%,85%的村卫生室有中医专业或能中会西的村医。
(三)中医药服务量大幅提高。
,其中:中医诊疗15万人次,占年门诊量20%;,其中:,占年门诊量25%;,其中:,占年门诊量27%;,其中:,%;四年来中医门诊次呈逐步递增趋势。
(四)提高中医药报销
十二五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