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大学语文,宋词-课件(PPT精).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宋词
第五小组
1
宋词简介
宋词是继唐诗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与音乐两方面的特点。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叫做“词牌名”,依调填词叫“依声”。词别名“长短句”(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背诵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
宋词远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又为后来的明清戏剧小说输送了养分。直到今天,它仍在陶冶着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2
宋词派别
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晏几道、周邦彦、李清照、秦观、姜夔、吴文英、李煜、欧阳修等。
豪放派
代表人物: 辛弃疾、苏轼、陈亮、陆游、张孝祥、张元干、刘过等。
花间派:温庭筠
雅正派
代表人物:姜夔、宋末四杰
3
五代:温庭筠、李煜
北宋:柳永、晏殊、苏轼、秦观
北宋-南宋:李清照
南宋:辛弃疾、姜夔、宋末四杰
4
《花间集》是最早的一部词选集,后蜀赵崇祚编。
全书共收录了自唐开成元年(836)以迄晋天福五年(940)之间十八家词五百首,(多是西蜀词人的作品)之所以把它们搜集在一起,那是因为这些词作风格大体相近,统称之为“花间词派”。
欧阳炯在《花间集序》里明确交代了选录标准:“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
可见,这些词作艺术性较高,辞采华丽。
尽管后人批评认为思想性不足,取材范围较狭窄,但总体上考察,他们完成了民间歌辞向文人词过渡的桥梁作用。
温庭筠被公认为花间派鼻祖,花间集收录了他18调66词。
5
生平简介
温庭筠(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
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早年苦心学文,年轻时即以词赋兼工,才思敏捷知名。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据说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时人亦称为“温八叉”、“温八吟”。性喜讥刺权贵,多触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一生坎坷,终身潦倒。唐宣宗朝试宏辞,温庭筠代人作赋,因扰乱科场,贬为隋县尉。后襄阳刺史署为巡官,授检校员外郎,不久离开襄阳,客于江陵。唐懿宗时曾任方城尉,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词工于体物,有声调色彩之美。诗辞藻华丽,多写个人遭际,于时政亦有所反映,吊古行旅之作感慨深切,气韵清新,犹存风骨。词多写女子闺情,风格秾艳精巧,清新明快,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
6
《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娥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把美人的睡眠、懒起、画眉、照镜、穿衣等一系列娇慵的情态,以及闺房的陈设、气氛、绣有双鹧鸪的罗襦,一一表现出来,接连给人以感官与印象刺激。它没有明白表现美人的情思,只是隐隐透露出一种空虚孤独之感。从应歌出发,温庭筠的这类作品,可算最为当行。它的艺术特征,首先不表现于抒情性,而是表现于给人的感官刺激。它用诉诸感官的密集而艳丽的词藻,描写女性及其居处环境,像一幅幅精致的仕女图,具有类似工艺品的装饰性特征。由于诉诸感官直觉,温词内在的意蕴情思,主要靠暗示,显得深隐含蓄。如末句以“双双金鹧鸪”反衬女子的孤单,委婉曲折。词调两句一转韵,或平或仄,节奏纡徐回环,与词境相映互衬,应该说在字面推敲、篇章布局、音乐节奏上都很成熟。
7
温庭筠词处于词体形成的初期,其词在西蜀享乐风气的主导之下,伴之歌妓传唱的需求,相应的形成了以叙写“绮怨”女子的题材内容和“男子而作闺音”的双性倾向。这种题材内容和创作形式的女性化意识不仅是温庭筠词所具有的,而且在整个唐宋词坛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首先,温词多描摹女性的美姿。因为温平时接触歌妓较多,对她们的生活较熟悉,因此其词写的多是宫嫔,名妓,贵妇等形象。她们豪华奢侈的衣着服饰,器具陈设都反映在词中,形成一种华靡的语言风格。
居住的是:玉楼,画楼,凤楼,金堂
室内挂着:水精帘,凤凰帷
睡的是:绣衾,鸳被
枕的是:颇黎枕,金带枕
身上穿的是: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头上戴的是: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而这些物象越华艳,心境就越显孤苦,两者合成了词体委婉蕴藉的绮怨风貌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这些富有刺激性色调的词汇的运用,致使人物的仪态风神反被这些金碧辉煌的珍丽物品所掩盖。
8
更漏子玉炉香 玉炉香,红蜡泪, 偏照画堂秋思。 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下半阕写室外梧桐夜雨声点点滴滴,好像把绵绵不绝的凄寒之意注入人的心头,而为离情所苦的人彻夜难眠,便这样听滴滴雨声愁思到天明。这是写愁的绝唱,历来为人们赞叹不已。 
善用心绪外物化的

大学语文,宋词-课件(PPT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uiwei2002
  • 文件大小8.47 MB
  • 时间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