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中外音乐文化差异的研究 19.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关于中外音乐文化差异的研究
漳州三中高二(6)“英语”课题组
组长:马健
成员:马宁、方波、陈志宾、杨越凡、游贞贞、李琼娜、张伟琴
指导老师:陈淑君
中外音乐的意境差异
中外古典音乐差异
问卷调查
视屏欣赏
中外音乐的意境差异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和文明背景,中国的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深受儒、道两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儒家重中庸,讲究中正平和,在音乐上主张“中和之美”;道家重境界,强调无为,在音乐上主张“大音希声”。这正是我们古典审美意识的基础,即有情感而不狂放,有欲望但却含蓄。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对中国音乐的营造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音乐以含蓄、淡泊、空灵为上品,它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意境,一个美好的意境可以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带来思想上的深化和情感上的升华。
西方音乐所追求的是典型、形象、高潮等,讲究情感宣泄、形象鲜明、结构清晰;而中国:音乐追求意境深远、模糊朦胧。表现在中国画里是传神写意,表现在中国音乐中则是意境,在中国传统音乐曲目中,用声音以描绘景物的作品,如《平沙落雁》、《春江花月夜》等名曲,虽有描划、摹仿,但也只是片断的。这峰手法多带有写意的性质,某些乐句,竟然可在几种截然不同意境的标题乐曲中找到。在音乐写法上,音乐家会用换头、合尾的手法,冲淡素材之间的对比,有的旋律让全曲给听者以似曾相识而又似是而非的感受,而沉缅在其意境之中。
另外,中国的艺术又是重节制,重理念的。中国古代艺术家一方面感到认识世界的困惑,另—·方面在“道可道,非恒道”的劝慰下,追求通过想象、顿悟达到理念上的满足。这就使艺术作品讲究含蓄。因此,使得中国音乐是以抒情为主和追求意境深远为特征,绵绵数千年而不衰。
中外古典音乐差异
对于西方人欣赏中国的古典音乐,我一点也不奇怪,音乐是无国界的,美是无国界的,即使有,也只是风格的不同而已。中国人喜欢简朴、恬静,音乐也如此,悠扬而典雅,像水一般洗涤人的心灵,使之宁静、空灵,总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哪怕是《十面埋伏》那样表现战争场面的作品,也丝毫不会让人产生“浓烈”之类的感觉;西方人崇尚高贵、浪漫,从巴洛克时代起的音乐风格就华丽雄伟、富于动感、装饰性强,经过古典主义音乐、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主义音乐、印象主义音乐,传承至现代主义音乐,基本风格还是如此,如火一般唤起人心底的激情。抛开音乐风格本身,这些音乐文化上的差异甚至从乐器、音乐载体等就可以明显反映出来。

关于中外音乐文化差异的研究 1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9
  • 文件大小5.23 MB
  • 时间201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