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实战案例 CASEANALYSIS
编辑
孙雁
E-mail:zhiyezazhi@ 交流平台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文/陈福恒
笔者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具有五十多年的历史, 则,内容也越来越具体。
是国家教育部确定的高职高专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该专业过去一直沿用学科教育体系和技校模式,即以理论按照专业模块划分,对第三级模块进一步细化为多个
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理论教学在教室、实训教学在实习课题,通过课题目标任务、设计加工图纸、确定技术
实训车间,教学场地各自独立,教学管理分别进行。造成要求阶段,明确实训知识点的内容和要求,根据实训的需
教学内容不易协调,存在理论和实训相脱节的现象,形成要将理论知识点进行设计,然后将理论知识内容和实训内
资源浪费,学生学习效果不好、效率较低,制约了高技能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化课题模块。每个三级模块所包
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括的课题数量不同,课题之间从基础开始排序;三级模块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笔者逐步摸索出将理论教学之间也按照由基础到高层次的编排顺序排列,表明了课题
和实训教学融合在一起,实现教学内容、教师、教学场地之间的顺序和内容关系。
和谐统一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收到了很
好的教学效果。把一个课题作为课程的基本单元,形成课题模块,几
个课题模块构成第三级模块,按照三级模块的基本构架,
一、技能是职业能力培养的核心形成以一级模块为单位的模块课程。
更新教育理念,适应社会的岗位需求,突出职业能按照以上的模块课程的建立,把目前机械设计与制造
力、应用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是职业院校学生培养的方专业的学科课程体系和课程重新整合,建立一个全新的课
向。按照职业教育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理论知识够用为度程体系。
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改革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
三、一体化实训场地的建设
的教育模式,建立以实训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实训服务
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模块课程体系建立以后,实训场地的配套建设是关
系到教学体系能否顺利实现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达到
二、构建技能训练内容为主线的模块化课程培养的能力目标,根据一级和二级模块建设实训室(实训
体系场地)。笔者学院建设了钳工锉锯实训室、钳工划线实训
以技能训练内容为主线、技能训练课题为基本单元, 室、孔和螺纹加工实训室、刮研实训室、精密研磨实训
划分专业模块,打破学科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按照实训室、液压实训室等15种共计49个实训室(实训场地),满
的需要融入实训(技能训练)课题中,形成一体化课题模足中技工到技师三个层次的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实训场
块。课题模块按照需要组合成模块课程,由一体化教师地的数量根据模块课程的内容、训练的课时、学生数量的
(教师团队)在实训场地完成教学,实现了理论实训一体不同进行确定,每个模块课程的实训场地最少一个,保证
化。目前笔者学院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共建立了十四门实训学生每人一个工位。
模块课程,涵盖了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全部内容,形成学生在实训场地学习的顺序,根据模块课程的并行关
全新的一体化模块课程体系。系和先后关系,结合场地的数量、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ixue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