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道释美学思想.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道释美学思想
摘要: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有“天下文宗”、“诗佛”之称。其山水田园诗作清新优美、空灵深邃、意境幽远,大有“言外之意,味外之旨”的无穷品味,而道释美学思想对这种艺术成就的取得具有重要影响。在王维中后期的山水田园诗中, 道释美学思想交融并存,使其诗呈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被历代理论家们推崇备至。
关键词:王维; 山水田园诗; 道释美学思想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就是王维。他生前及后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对后世影响极大。其作品蕴含着丰富的道释美学思想。
唐朝是中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封建王朝,政治开明、经济发达,积极提倡各种宗教派别,在哲学上采取以儒学为先,“尊佛崇道”的开发政策,这促进了儒、道,释三个教派的斗争与融合,以致逐渐形成各自独立而有相互交融的思想体系,而道、释思想则更多地在世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审美情趣及生活方式等方面打下深深的烙印,对唐代的文学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其个人思想及诗歌创作无疑也受其影响,带有道释的美学色彩,这在他的山水田园诗上得到充分体现。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道家美学思想
老庄道学美学是一种诗性美学。
“道”要求真正的人,真正的艺术家具有一种特殊的心境。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指出:“道之为我,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用“恍惚”来形容“道”,就是若有若无,虚虚实实。他认为“道”是“有”与“无”,“虚”与“实”的统一,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上述思想。他淡泊名利,于乱世中“出污泥而不染”,追求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精神自由和“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他崇尚自然,反对人为,认为任何人为的艺术都是对自然美的破坏,“法天贵真”,推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反对矫揉造作、镂金错条;提出“坐忘”即“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的“坐忘”其实就是“虚静”,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达到虚静,才能对客观世界有最全面、最深刻的认识,才能进入“物化”的境界,就是“以天合天”。这些“道”、“气”、“虚静”、“物化”之说作为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具有明显的文学特质,也表现了最为理想主义的审美思想,对后世的文学家和文学理论家都或多或少地产生深刻影响。王维也是受其影响的诗人之一。
王维的诗歌创作因时而风格不同。由于遭遇政治动乱,家境有变,思想与心境发生巨大变化,王维在中后期亦官亦隐,喜融于自然山林之中的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这种思想与道家不谋而合。他沉浸在自然的朴素、无琢之美中,创作出多首佳作。如: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田园乐》)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在这里诗人流露出的正是淡泊名利,退隐于山林,与花鸟、天地相伴的无限乐趣与怡然自得之情,也表现出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大自然一派生机:那沾满雨滴的桃花、烟雾缭绕中的绿柳、发出

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道释美学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ibuaiwo1318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