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佛学思想
(临沂职业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17)
作者简介:魏晓莹(-),大学本科,临沂职业学院图书馆馆长,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摘要】王维号称“诗佛”,他的诗歌中充满了佛学的哲理,佛教影响了他的生活节奏和政治态度,改变和强化了他的人格自塑方向。本篇仅以他的山水田园诗来进行分析。王维从禅宗里吸收了自性论和境界论,并运用在自己的创作中,在唐代诗人中独树一帜,成为唐代山水诗的大家。王维山水诗体现出了空灵静寂的意境美和回归闲适的情趣美。
【关键词】禅宗;空灵静寂的意境美;回归闲适的情趣美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036-02
王维是我国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是盛唐诗坛上一位具有独特风格和特殊贡献的伟大诗人。他生活在一个重隐乐隐的时代,我们可以从王维的生平还有接受的思想中来进行剖析,王维是古代诗人中为数不多的礼佛学者,并且佛学造诣颇为深厚,这也让王维的山水诗呈现出禅意的美。佛教成为他人生的基本内容,他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佛教义理融入艺术创作之中,苑咸在《酬王维》诗序说:
“王兄当代诗匠、又精禅理。”禅学,对王维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以独具魅力的审美情趣,发现并表现自然之美,使其山水作品表现出无尽的禅意。在中国诗歌史上被誉为“诗佛”。
1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佛学基础
禅宗,是释迦牟尼佛教的心法,与中国文化精神结合,形成中国佛教。禅宗认为,世界的本体是人的内心,而世界的发展变化都是人的内心的想象。只要是觉悟到内心的清净和空寂便是佛学的最高境界了。对于王维而言,这就是他在佛学上的最高追求。王维很早就将禅宗的思想融入自己的山水田园诗中,创作中也不经意间流露出空灵透彻的审美观。
王维的绝大部分生命是在盛唐时期渡过的,安定的社会环境、统治阶级的默许使佛学大兴.王维的母亲也是一个忠诚的佛信徒.这就使王维深受佛学尤其是佛学中的南北禅宗的影响。王维在中自言,“褐衣疏食.持戒安掸,乐往山林.志求宁静”。足见诗人浸研佛学之深,禅性深具。因此诗意蕴涵无我之境,空寂之理,用妙悟之法写出了诗意和禅意合一的千古好诗。王维在诗人的身份之前是一位封建士大夫,礼拜佛学是当时的风气所致。当然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王维官场失意,产生了隐逸的想法,同时隐遁思想也和佛学的空寂有一致性。王维凭着自己的文学修养,很快熟悉了各种复学理论,并从其中接受了两种思想为自己所用,那就是自性论和意境说。
“自性论”的滋养:所谓的自性就是每个人的心性,这也是禅宗的理论基础,唐朝六祖慧能创立的南宗主张“即心即佛”“顿悟见性”“自性自度”,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佛与众生的差别在于悟与迷,而众生可以通过直觉当下的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求得人生的解脱。禅宗可以容许在“凡尘俗间”追寻自性,反对清规戒律的修炼,这种既入世又出世的超然人生态度,极受王维的青睐。佛教的“空静”之理,引导王维找到了人生的平衡点。仕的必要性和隐的安适性在王维的行为中似乎得到了合乎情理的解释。使他能以禅者的超然去应对世间俗事,在纷乱的政治和繁杂的社会中去实践一种极富哲理性的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佛学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