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儒家的人本管理思想
一、人本原理的基本观点
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职工是企业的主体,而非客体;企业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企业经营的目的,绝不是单纯的商品生产,而是为包括企业职工在内的人的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
在企业的所有资源中,人的资源是最丰富、最宝贵、最有潜力的资源。因此,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将“人力资源当中蕴藏的一切力量都挖掘和发挥出来,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弱点。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真正的整体。”(德鲁克语)
三)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管理的核心
管理者的行为必然要对员工的思想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只有其自身的人性达到比较完美的境界,才能使员工的人性得到完美的发展。
在实施每一项管理制度、措施、办法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果,同时要考虑对人的精神状态的影响,要分析它是否有利于促进员工人性的完美和发展。
四)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综上所述,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对内以员工为中心,对外以顾客为中心;
而其基本精神则是: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发展人。
二、孔子的仁学思想与人本管理
一)“仁”的含义
1、在政治上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以下引此书,只注篇名)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2、在人伦关系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礼记·中庸》)
3、在血缘关系上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学而》)
二)仁学与为政之道
1、“贵人”
“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圣治章》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卫灵公》
“厩樊。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2、“爱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雍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仁,亲也,从人从二。”《说文》
儒家的人本管理思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