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产霉毒菌的鉴定
主要产毒霉菌
黄曲霉产毒条件
黄曲霉形态特征
黄曲霉容易产生的疾病
鉴别方法
食品中黄曲霉B1的测定(GB/-2003
主要产毒霉菌
霉菌产毒只限于产毒霉菌,而产毒霉菌中也只有一部分毒株产毒。目前已知具有产毒株的霉菌主要有:
曲霉菌属:黄曲霉、赭曲霉、杂色曲霉、烟曲霉、构巢曲霉和寄生曲霉等;
青霉菌属:岛青霉、桔青霉、黄绿青霉、扩张青霉、圆弧青霉、皱折青霉和荨麻青霉等;
镰刀菌属:犁孢镰刀菌、拟枝孢镰刀菌、三线镰刀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雪腐镰刀菌、粉红镰刀菌、禾谷镰刀菌等;
其它菌属中还有绿色木霉、漆斑菌属、黑色葡萄状穗霉等。
黄曲霉的产毒条件
黄曲霉菌产毒条件:
(1)菌株产毒能力;
(2)湿度(80%~90%);
(3)温度(25~30℃);
(4)氧气(1%以上);
(5)食品基质:天然基质培养基(大米、玉米、花生粉)比人工合成培养基更有利于产毒。
黄曲霉形态特征
属于黄曲霉群。在察氏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生长较快,10~14天直径3~4cm或4~7cm,最初带黄色,然后变为黄绿色,老后颜色变暗,平坦或有放射状沟纹,反面物色或带褐色。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分生孢子头疏松放射状,继变为疏松状。分生孢子梗多从基质生出,长度一般小于1mm。有些菌丝产生待褐色的菌核。制片镜验观察可见分生孢子梗极粗糙,直径10~20um。顶囊烧瓶形或近球形,直径10~65um,一般多为25~45um。全部顶囊着生小梗,小梗单层,双层或单、双层同时生在一个顶囊上;梗基(6~10)um x(4~)um,小梗(~10)umx(3~5)um。分生孢子球形、近球形、或稍作洋梨形,3~6um,粗糙(见下图) (附一黄霉属分类检索表)见p175~176页附二检索表(P176~P179)
鉴别方法
预先将检验中的霉菌或检验中分离出的霉菌孢子培养后的霉菌进行纯培养。
(1)制备平板准备两个灭菌的察氏琼脂平板
(2)接种用点植法将纯培养物接种于察氏琼脂平板,每菌接种两个平板
(3)培养将接种的平板于25~28。C温箱中培养5~14天
(4)观察经培养后的平板从温箱中取出观察,并记录菌落的颜色和形态特征。
(1)制斜面制备察氏琼脂培养基斜面;
(2)接种用划线法将预先制备的纯培养物接种或点种于斜面;
(3) 培养将斜面置培养箱于25~28。C中培养5~14天;
(4)经培养后的斜面从培养箱中取出观察,并记录菌落颜色和形态特征。
取载玻片家乳酸-苯酚液一滴,用接种针钩取一小块霉菌培养物,至乳酸-苯酚液中,用两支分离针将培养物撕开成小块,切忌涂抹,一面破坏霉菌结构。然后加盖玻片,如有气泡,可在酒精灯上加热排除。制片时最好是在接种罩内操作,以防孢子飞扬。
观察霉菌的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和特征、包子的排列等,并做详细记录。
根据黄曲霉的形态特征和黄曲霉的属分类检索表,符合附二表A中2和4及符合附二表中的II和II中的2及2中的a则为黄曲霉菌群。
食品产毒霉菌的检验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