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晓日荔枝香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梧桐雨》
《梧桐雨》是白朴杂剧中流传最盛者,此剧以史传记载为本事,参照白居易诗《长恨歌》与陈鸿传奇《长恨歌传》,以唐明皇与杨贵妃故事为张本,演述李唐王朝安史之乱前后的历史风云。
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
新、旧《唐书》中《玄宗纪》、《杨贵妃传》,以及《李林甫传》、《陈玄礼传》、《杨。
玄宗贵妃杨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孙。徙籍蒲州,遂为永乐人。幼孤,养叔父家。始为寿王妃。开元二十四年,武惠妃薨,后廷无当帝意者。或言妃姿质天挺,宜充掖廷,遂召内禁中,异之,即为自出妃意者,丐籍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聘韦昭训女,而太真得幸。善歌舞,邃晓音律,且智算警颖,迎意辄悟。帝大悦,遂专房宴,宫中号“娘子”,仪体与皇后等。
天宝初,进册贵妃。
寿王:李瑁,唐玄宗十八子。初名李清。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杨贵妃的第一任丈夫,775年(大历十年)薨。
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
二. 文学时期
《长恨歌》与陈鸿传奇《长恨歌传》。
白诗陈传乃唐代文学中传世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意义在于将李杨故事从史传中净化出来,引入文坛,使李、杨有了与历史人物所不同的第二种形象——文学形象、艺术形象,李杨故事从此成为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文学题材。从历史到文学,白诗陈传是奠基之作。
李杨故事题材演变与流传
首先:白诗陈传对李杨宫廷生活引起朝政腐败、社会动乱持批判态度,同时又对李杨爱情悲剧寄以同情惋惜。政治批判、爱情同情,造成白诗陈传主题的矛盾性,后世李杨题材的文学创作,便一直在寻求政治与爱情的统一。
白朴与梧桐雨幻灯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