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自重应力:由土体自身重力在地基内所产生的应力
2、粘性土:塑性指数大于10的土。。
3、正常固结土:超固结比等于1的土。。
4、最终沉降量:地基土层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不断产生压缩,至压缩稳定后地基表面的沉降量。
5、压缩模量: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竖向压应力与压应变的比值
6、地基承载力:地基承受荷载的能力
7、临塑荷载:地基土开始出现(塑性区)剪切破坏时的地基压力
8、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
9、附加应力:由建筑物的荷载或其他外载在地基内所产生的应力称为附加应力。
10、软弱土层:把处于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层,处于松散状态的砂土层,以及未经处理的填土和其他高压缩性土层视作软弱土层。。
11、换填垫层法:换填垫层法是一种直接置换地基持力层软弱土的处理方法,施工时将基底下一定深度的软弱土层挖除,分成回填砂、碎石、灰土等强度较大的材料,并加以夯实振密。
12、桩基:依靠桩把作用在平台上的各种载荷传到地基的基础结构。。
13、地基处理:软弱地基通常需要经过人工处理后再建造基础,这种地基加固称为地基处理。
受建筑物荷载的影响。,建筑物下一定范围内土层将产生应力和变形,应力和变形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地层称为地基。
重力式挡土墙一般由砖。、石或混凝土材料建造,依靠墙身的自重来抵抗由于土压力引起的倾覆力矩。
土中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含水率。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压力。。
。。
某一时刻的沉降量和最终沉降量之比。
。
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强度。
。
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递给地基的压力
21、固结度。
22、某一时刻的沉降量和最终沉降量之比。
23、软土地基有哪些处理方法。
机械压实法、强夯法、换填法、预压固结法、挤密法、振冲法、深层水泥搅拌法、托换法
24、主应力面:如果某一平面上只有法向应力,没有切向应力,则该平面称为称为主应力面。
25、粘土的触变性:在含水量不变的条件下粘土因重塑而强度降低(软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土的强度又逐渐恢复(硬化),粘土的这种性质称为粘土的触变性。
26、剪胀性:是指土受剪切时不仅产生形状的变化,还要产生体积的变化,包括体积剪胀和体积剪缩的性质。。
27、地基容许承载力:它是指地基稳定有足够的安全度并且变形控制在建筑物容许的范围内时的承载力。。
28、浅基础:一般是指埋置深度小于5米,施工方法比较简单,无须采用特殊的措施和设备,而且常是修建在天然地基上的基础。。
,称为残积土。。
。
23. 在墙后填土作用下,墙发生离开土体方向的位移,当墙后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
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层,处于松散状态的砂土层,以及未经处理的填土和其他高压缩性土层视作软弱土层。
25.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