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然是否享有权利?.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自然是否享有权利?






自然是否享有权利?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自然是否享有权利?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自然是否享有权利?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通过对哈尼族《苦扎扎》等民间传说的现代解读,我们便能窥知,哈尼族传统自然权利观主要体现为一种动物权利观,换言之,哈尼族是“动物权利论者”,认为动物与人类一样具备权利主体资格,享有与人类类似的权利。哈尼族传统自然权利观奉行的是一种“基于差异性的公平原则”。
关键词:哈尼族;自然权利观;动物权利观;“基于差异性的公平原则”
中图分类号:D90-052
文献标识码:A

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自然权利”才进入环境伦理学的话语系统中。然而,现代人类只是自然权利理论的首创者,却非自然权利观念的最早拥有者。自然享有权利的观念很早便深植于像哈尼族这样的少数民族的信仰体系中。通过对哈尼族《苦扎扎》等民间传说的现代解读,我们便能窥知哈尼族传统的关于自然的权利观念之大端。

一、自然享有的权利

在哈尼族的传统观念中,自然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生存权利、环境居住权利、法律和道德权利。这可从对哈尼族民间传说《苦扎扎》的现代解读中获得相关信息。
《苦扎扎》传说讲述的是哈尼族从游居到定居,从采集狩猎生产方式到农业生产方式的文明演进过程中人与动物界之间从冲突到和解的过程。
最先,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需求,单方面地行使了自己的生存权利:“传说,在很古很古的时候,哈尼人从老林里走出来,在半山腰安下寨房,为了养活儿孙,就到山上去烧山开田。哈尼是勤快的人,早上烧山,烧出的山是九架;晚上开田,开出的田是九块,一天不歇地烧山,一刻不歇地开田。”
农业的出现是由于人口压力造成的文化适应,当人口发展到攫取性经济无法支持时,稳定的食物来源成为大的问题,正是这种需求导致了农业的产生。农业文明取代攫取性的采集狩猎生产方式是哈尼族文明史上的巨大飞跃,它使哈尼祖先拥有了比较稳定和充足的食物来源,告别了“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蒙昧时代,正式跨入文明时代。然而,农业文明的诞生和演进是以砍伐森林资源为代价的,从而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第一次大破坏。在类比思维和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哈尼族先祖看来,这种破坏最直观的表现便是侵犯和剥夺了动物兄弟的生存权和环境居住权:“烧山烧黑了九十九架大山,开田开红了九十九座山坡”;“这些动物被烧得脚跛的脚跛,手断的手断,糊头糊脑的。”由于人类生存权的满足是奠定在侵犯和剥夺动物的生存权和环境居住权的基础上,“就得罪了住在山上的大大小小的动物。”于是动物开始行使自己的法律权利,通过法律的程序和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动物们依照普通程序将人类告到大神烟沙那里:“它们一窝一伙地挤到大神烟沙面前去告状。”大神烟沙隐喻的是仲裁人与动物冲突的一审法院的审判长。大神烟沙按照人世间通行的审判程序,认真听取了“起诉方”——动物们的申诉:
住在洞里的老熊和野鼠说:“啊——阿波!这些哈尼为了养活自己的儿孙,不烧的山一

自然是否享有权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lfsnxh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8-01-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