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生态经济的一些思考
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GDP的增长步伐让全世界侧目。但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当中,我们的资源消耗量、能源消耗量和生态环境的负担也都“领先”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纵观全国,我们的许多企业仍然是粗放型,如果不改变我们经济发展的传统套路,这必然会制约我国经济的长久发展。为了中国的长远发展,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生态经济。
上世纪90年代初,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我国随即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今后发展的重大战略之一,并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这既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也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反思之后做出的正确选择。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这“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应着全国老百姓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大权益。特别是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我们党和国家将在实现当代人利益的同时,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1 生态经济的理念
生态是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生存状态。“生态经济”是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生态上和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经济
体系。”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型经济, 它重视经济赖以维持与发展的各生态系统;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其本质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的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形成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合理,资源更新和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经济是与市场经济截然不同的经济, 市场经济强调的利润和收益,而这些将不再是生态经济的唯一追求的目标, 生态经济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建立生态经济将要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无尽的财富。
2 生态经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实现它们的循环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发展经济,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状况日益严重,生态环景恶化的整体趋势日益明显。据统计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到了460亿吨,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排放进入了江河,造成中国大量淡水资源受到污染,生态用水匮乏,加剧了水资源的匮乏。2003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59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大大超过环境容量,酸雨面积已占到全国面积的1/,中国目前还面临着许多生态问题,例如固体废物污染、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草地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等等。
这些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开始慢慢正视过度追求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自然的报复。近年来我国乃至全世界不断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全球变暖,两极冰雪开始慢慢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等,这些在不断警示我们,资源短缺和局部环境恶化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了严峻挑战和直接
生态经济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