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产品色差”实施结果报告
部门:二厂XXX工段“飞鹰”小组
活动期间:2006年3月20日~2006年7月20日
报告人:吕XX
批准
审核
编制
魏XX
李X
吕XX
遵循PDCA模式推进课题改善活动:
P
引入课题方式
D
C
A
6. 确定对策及实施
7. 分析对策效果
10. 反省及后续计划
9. 事后管理实施
8. 对策标准化
1. 选定改善课题
2. 制定推进计划
3. 现状问题把握
4. 分析原因
5. 设定改善目标
4个阶段、10个步骤
P:PLAN计划
D:DO执行
C:CHECK检查
A:ACTION反省
“控制产品色差”课题小组成员
报告目录
一、背景与目的
二、课题推进日程
三、现状调查
四、分析原因
五、设定目标
六、对策思路及实施
七、实施效果
八、标准化
九、反省及后续计划
一、选定改善课题:背景与目的
背景:
色差是涂装过程中常见及易发生的不良现象,由于缺乏规范和有效对策,对品质控制及生产效率提高带来了较大影响,并在06年陆续接到客户及验货对色差的反馈,同时生产线也存在大量色差,因此色差不良是涂装生产技术急待解决的品质问题。
目的:
再次实践大课题方式,使工段长班组长能够系统地掌握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自身素质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实现工段品质整体提升;对提高生产效率、现场管理起到促进作用。
一、选定改善课题:课题位置
生产效益改善
合格率提高
劳动效率提高
设备效率提高
材料费用低减
其他费用低减
来料问题
制造不良
技术问题
碰划伤
色差
流油
修补不良
污染
组装不良
砂光不良
二、课题推进日程
三、现状调查
调查时间:
2006年3月30日-5月20日
在课题推进过程中发现新问题随时登录管理和改善
调查方法:
依据4M2E1I原则,针对调色、涂料配送及冲稀、涂装各工序、不良修理、现场环境、人员操作水平等可能导致色差的环节仔细观察,寻找影响品质的问题点。
将问题点一一记录到《现状问题记录表》中,并拍下问题的发生源及产生不良的图片。
三、现状问题调查:品质数据调查
三、现状问题调查:品质数据调查
色差在4月25至5月15日的件均缺陷与其它不良项的对比
改善课题总结报告 (参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