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doc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

作者:中共浙江省委组织部来源:中组部党建研究网添加时间: 2009-5-18
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执行者,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肩负着重大责任,发挥着关键作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面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
一、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基本内涵
(一)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的含义。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是指领导者在领导实践活动中履行领导职能、实现领导目标的才能,它是领导者个人能力、思想品格与实际领导效果的综合反映。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领导能力、领导素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领导水平是执政能力的基础,执政能力是领导水平的最终体现;执政要通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领导活动来实现,而衡量领导水平的最高标准是看其是否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但是,领导与执政属于不同的概念。“领导”是管理学概念,而“执政”则是政治学概念;领导的主体是领导者或领导班子,执政的主体则是执政党及其政府。
领导水平与领导能力。领导能力与领导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领导能力是领导水平的重要基础,它在较大程度上决定领导水平;领导水平是领导能力在领导活动中的实现,是领导能力与领导绩效的统一和整体反映。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领导能力侧重于反映领导者的个性特征;领导水平则更多地反映领导活动的实际成效。
领导水平与领导素质。领导素质是一个包含领导能力而比领导能力要更加宽泛的概念,它包括领导者的观念、政治思想状况、能力与知识水平、道德水平等方面。领导素质与领导水平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领导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领导者的领导水平;领导水平是领导素质的具体体现。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领导素质”的概念是对领导者个体内在品性的静态描述,“领导水平”的概念则是对领导者活动成效的评价。
(二)党政干部领导水平的主要特征。党政干部领导水平具有政治性、时代性、综合性、层次性等特征。
领导水平具有政治性特征。从理论上看,党政领导干部是在我国现有的政治系统中从事领导活动的,其所有领导行为都要讲政治,都是为政治系统实现良好运行这个大局服务的。从实际情况看,所有高水平的领导干部无不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有些领导干部尽管在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等方面有着很高的水准,但由于缺乏政治头脑,往往在关键的时候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会误入歧途。
领导水平具有时代性特征。领导水平是在解决特定环境中的特定问题、完成特定领导任务的过程中得以体现的。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中,领导干部所担负的使命、所面临的问题与任务都是不同的,因而领导水平的具体含义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由于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领导水平的概念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领导水平具有综合性特征。领导水平是领导干部政治素质、思想道德、领导理念、领导能力、人格魅力等因素在领导活动中的综合体现,是领导者政治思想品德和工作能力的综合反映。
领导水平具有层次性特征。从中央到地方,党政领导可分为不同的层次;在一个单位内部

论提高党政领导干部领导水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yd1360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