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视角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摘要:“低碳”越来越得到全球的注视,哥本哈根会议为世界城市的节能减排,提供了一个方向。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城镇的一种类型,也应当将节能减排工作放置在重要的位置。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态度,探讨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策略。
关键词:低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原则;保护要求;保护策略
Abstract: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Low Carbon” around the world. Copenhagen Climate Conference in 2009 has pointed out the way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fo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Therefore, ancient cities should attach greater importance to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is paper is to reexamine the attitudes towards ancient cities’ protection and discuss the principles, requirements and strategies of ancient cities’ protection based 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Key words:Low Carbon; ancient cities’ protection; protection principles; protection requirements; protection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5-16(6)
作者简介:邵翔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关瑞明福州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崇嵩华侨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C”是元素碳的符号,可就是这个小小的“C”,在现代社会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近代人们大规模挖出古生物长期在地下通过多种合力作用所形成的矿物作为能源燃烧,将其中已经固化的“C”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返回到地球大气层中,致使温室气体含量大幅度增加,地表温度上升,各地的气候平衡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低碳”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多种手段,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消减碳密度。作为温室气体重要组成部分的CO2,虽然致暖能力要远低于其它气体,但是由于CO2的寿命年限比其它气体长得多,且其排放量也较其它气体大得多,因此,CO2对地球升温的总体作用在所有温室气体中最大。[1] 可以认为,解决地球升温问题的根本在于削减和控制CO2的排放。
1哥本哈根协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于1988年创建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United Nations’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对世界上有关全球气候变化的现有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信息进行评估。其第二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1995》提交给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次大会,并为1997年12月11日召开的《京都议定书》会议谈判提供了现实资料。2005年2月16日,旨在限制工业CO2及其它温室气体排放量,以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2009年12月7-缔约方第十五次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此次会议于18日达成篇幅很短的《哥本哈根协议》,文本简明扼要地列出了12个条款。文件没有提及各国的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只在附录中提供了一些较为重要的细节。虽然有观点认为《哥本哈根协议》不具备任何法律约束性,远未达到预期的设立全球减排时间表和明确各方减排责任这一目的,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会议中各国为解决彼此间分歧所作出的不懈努力,将会为2010年在墨西哥举行的新一轮会议打下坚实的基础,正如我国杨洁篪外长在会后所表示的一样,应对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这次会议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哥本哈根会议中,为了达成一致,不少国家作出了相当程度的让步,特别是中国承诺的减排目标(到2020年在2005年水平上消减碳密度40-45%)更是为多个国家所赞赏,温家宝总理进一步表示,中国将努力实现并超过减排目标,为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减少“C”排放,并不是说说而已,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勃林格疫苗猪伪狂犬净化方案教学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