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居胸中,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其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与大肠相表里。
肺的生理功能:
主气,司呼吸
参与宗气的合成,
贯注心脉运行全身,
故“肺为气之主”。
肺主宣发、肃降,
通调水道,
故又有
“肺为水之上源”之说。
肺的病变症状
胸闷胸痛,
鼻塞流涕,
呼吸不利,
喘息少气,
咳吐痰血
水肿
肺与大肠相表里,是指肺和大肠在功能上有相互联系,其经脉相互络属。
大肠居腹中,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大便,经肛门排出体外。
大肠的此种传导糟粕功能与肺的肃降功能密切相关。
大肠病变主要症状是:
腹胀腹痛,泄泻,便秘,下利脓血等。
(一)肺气虚
【成因】
本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①久病咳喘,耗伤肺气
②脾虚水谷精微化生不足,
肺失充养。
【证候与分析】
①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肺气被耗,
呼吸功能减退
②活动喘息益甚→动则气耗
③痰液清稀→肺不布津,停聚成痰
④自汗恶风,易于感冒→卫表不固
⑤神疲体倦,声低懒言
⑥面色淡白或恍白→气虚证表现
⑦舌淡苔白,脉虚
肺气虚
咳喘无力,
气少不足以息
舌淡苔白,
脉虚
(一)肺气虚【鉴别诊断】
肺气虚与心气虚鉴别:
①均有面色淡白,神疲体倦,少气懒言等
气虚常见症状。
②肺气虚常见咳喘无力,声音低怯,气少不足以息,动则喘息益甚等症状,可有自汗,畏风,易于感冒。
③心气虚则以心悸气短,乏力疲惫,劳则汗出,舌淡脉虚为证候特点。
(一)肺气虚
【治疗原则】
补益肺气——四君子汤合玉屏风散
常用中药:
党参、甘草、茯苓、
黄芪、白术、防风、
桂枝
小儿推拿讲座 - 梦泉中医养生网,中医美容,中医养生,中[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